亞視辦公室,趙東淮意外的抓著檔案道,“荊軻刺秦王?新世界影業遞來的點子??老陳想拍?”
邱淑珍點頭,“是啊,這不是那個陳導的(霸王別姬)一片紅火,刷獎刷的能手發軟了,票房應該也不會太差?鄭嘉純就希望繼續合作下去。”
“那個阿純也覺得拍戰國,史詩級大場面很有看點。”
現階段的歷史大片,在票房上取得大成就的太多了,從(故劍情深)到(赤壁)上下,再到關禮傑的(辛棄疾·破陣子)也能在內地拿下2.9億人民幣票房,那還是一元電影票時代。
江文第一次當導演的(昭君出塞)也讓投資人紀春華沒少賺錢,後來的(萬貴妃傳奇)同樣很強大。
(東坡治水)?這不是剛上映還不到一週麼?但首週末資料,不管亞洲還是歐美都表現的很不差了。
荊軻刺秦,秦始皇!
這是多好的大專案啊,有一個個先例在前,有老陳拍(霸王別姬)的實力??鄭嘉純會想著攢個大活,正常啊。
但是……
老陳拍(荊軻刺秦王)?這訊息讓趙東淮陷入了沉默。
原軌跡好像也是,老陳拍完霸王別姬沒上映,就找編劇給他寫荊軻刺秦的劇本了,編劇按照他得要求,前前後後搞了五年,五年了,才出成品,然後老陳用了十多天又把劇本給改的,不說面目全非也是變動極大。
還在90年代末怒砸了7000萬去修一座秦王城用於拍攝,然後請明星,片酬,加上其他製作費用,畢竟有很多大場面的,總投資接近兩億。
製作出成品了在內地首映,被罵的急忙下檔重新剪輯了新版去公映,然後內地票房1000萬,港島100多萬港幣。
從這樣的軌跡來說,這一版自然是感覺像(無極)一樣的大爛片了,實際上……實際上(荊軻刺秦王)拍的史詩感還是有的,水準線上,最大黑點是老陳黑秦始皇。
那種黑子讓內地觀眾們感覺到了不適,才抵制開罵的。
他電影裡明確點出秦始皇是呂不韋的兒子,王之文版的嫪毐造反幾乎都把嫪毐洗成正派了,也屬於老王牛逼了。
如果拋開老陳版(荊軻刺秦王)的屁股問題,那這電影在觀影評價上,還是有質量的,電影在內地撲街,島國賣的不錯,島國上映的是第一剪輯版,好像賣了七八億日円,相當於四千多萬港幣。
北美賣了一百多萬美刀,也是一千萬人民幣的樣子。
歐羅巴……就這樣拼拼湊湊,全球總票房也接近一億了,當然,票房總共才一億左右,對比2億投資那就是血虧!
一億票房幾乎全是外面拿的,分賬交稅等等拿走一大半,能回流的自然稀少。但是,那個版本的大投資商是日資,你也不能說老陳把內地電影廠坑的多慘。
他坑的是島國佬的錢。
雖然砸了七八千萬修一座秦王城,看上去很浪費,但,但正因為96年獻禮劇(鴉片戰爭)修羊城街,97年老陳修(秦王宮),才一步步帶動了華夏規模最大的影視旅遊主題公園群,恆店的誕生!
那個秦王宮,不止拍攝了(荊軻刺秦王),後面的張一謀的(英雄),(功夫之王)等等也都是秦王宮取景的。
所以不管怎麼看,老陳想拍(荊軻刺秦王)都是一筆糊塗賬,一個劇本讓編劇攢五年,人家好不容易達標了,你又痛痛快快改了一大片,何必難為編劇?
趙東淮無語中,阿珍繼續笑道,“也不只是(荊軻刺秦王)一個選擇,那個老陳還說想試試把戲劇(趙氏孤兒)改編為電影呢。”
趙導,“……”
這又是一個悲傷的,導演差點折騰死編劇的故事。
絕對是片場沒人鎮得住他,阿凱就放飛自我越飛越遠的傳說!
思索後趙東淮點頭,“老陳想拍(荊軻刺秦王)或者(趙氏孤兒),都行,但得讓江文幫他把把關,你轉達給鄭嘉純吧,讓江文兼任導演之一,刺秦的本子,就讓江文演秦王政。”
“他要是能把江文捋順了,咱們就投資。”
江文原軌跡在(秦頌)出演秦始皇,雖然整部電影拍的也有點離大譜,和史實相差極大,導演過於發揮藝術加工,但江文把始皇扮演的還是很成功的。
他能在(紅高粱)裡和張一謀從頭吵到尾,吵出來一版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那和老陳合作?相信也輕易不會被老陳忽悠瘸。
都是不安分,充滿了表達慾望的傢伙,就該關在一起讓他們互相碰撞,別難為編劇了……
說起來趙東淮也有點無語啊,外界不知道老陳的破壞力,他知道啊,外界不知道的情況下,也屬於(新世界影業)投資的大專案霸王別姬都要刷獎刷到手發軟了。
他若毫無理由的禁了老陳拍(荊軻刺秦王),估計外界還以為老陳得罪了他呢。
砸錢建影視城,能一點點累積出來未來的恆店,這也不是壞事,當然,恆店能在無數影視基地中脫穎而出,成為華夏最大,那也和當地的領導支援密不可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