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百官無不憤慨。
“北梁野蠻子欺人太甚。”
“讓我皇給他們道歉,呸,休想!!”
“拓跋元也不想想,如果沒有陛下,他哪來的皇帝之位,如他這種恩將仇報之人,必遭到報應。”
......
百官們你一言我一語,無不都是在辱罵拓跋元的,可面對北梁的挑釁,蕭無心則顯得非常淡定。
“眾卿不要再吵了,如果吵架有用的話,朕早就在心裡將拓跋元罵的狗血淋頭,”蕭無心示意眾人安靜。
蕭無心給予拓跋元半年時間還回北方十六郡,而拓跋元則給蕭無心三個月時間道歉。
這很顯然是雙方的一次試探。
即便是周朝剛經歷了內亂不過多久,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北梁野決然不敢輕易發動大規模戰爭。
所以他們才只是在邊境上小打小鬧。
同樣的,北梁也明白周朝此刻不敢挑起戰爭,所以拓跋元才敢有恃無恐的如此羞辱蕭無心。
蕭無心將分析的結果說來後,眾人也都覺得在理,說狠話誰不會,反正又不要錢。
“陛下聖明!”
眾人皆是讚歎蕭無心的聰慧,一語道破天機。
蕭無心說道:“如今我朝百業待興,當務之急還是韜光養晦,休養生息。”
宰相魏政問道:“邊境的百姓該如何處理?”
蕭無心沉思良久,最後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道:“遷界禁商。”
大周和北梁雖是摩擦不斷,但兩國邊境百姓們私下卻有著不少貿易往來。
北梁多牛羊,他們的牛羊肉、羊毛被銷往周朝。
而周朝地大物博,佔據天時地利,雄鹿中原,絲綢錦緞、茶葉水果以及日常用品等應有盡有,這些對於北梁而言可都是些緊俏的東西。
相反,缺錢了牛羊肉和羊毛,周朝可以找到其他替代品。
也因如此,北梁眼紅,總是掠奪周朝邊境最主要的原因。
一旦實行“遷界禁商”的話,對於物資貧瘠的北梁將會是重大的打擊。
當然,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事情,對於周朝而言也是不小的打擊。
而蕭無心的策略,有人提出了反對意見,道:“陛下!臣以為不妥,一旦遷界禁商必然會引起重大擾亂。”
是啊,這麼做的確是斷了北梁的財路,可那些與北梁通商的人呢?!
“你們有沒有聽過一句話:戰爭不止於兵戈,而在於金融。”
古往今來,戰爭是國力的最根本體現;但金融戰才是決勝千里的最關鍵所在。
如今的周朝,無法動輒大規模戰鬥,但發動金融貿易的資本還是有的。
蕭無心要乾的就是發動金融貿易戰爭,為帝國的崛起留出足夠多的時間。
大周王朝被蕭遠山折騰的已是千瘡百孔,百廢待興。
想要振興帝國,需要時間,可如今北梁處處施壓,兵力不敢打,那就打貿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