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最大程度實行再分配的公平化,也能減少百姓們的壓力,但這麼做的結果就是得罪了富豪士紳。
蕭無心的三條政策,分別從政治、軍事和經濟三個方面。
總結歷史上改革變法者如過江之鯽,而成功者卻是不過只有商鞅和張居正罷了。
作為後來者,蕭無心總結了成功者和失敗者的經驗,那就是切記步子邁大扯著蛋。
所有失敗者之所以失敗的原因便是恨不能所有方面都進行變革,全然不顧現實。
所以,蕭無心只選擇了三個方面。
......
與此同時,蕭無心透過內閣,將三條政策於全國公示。
而這一做法,得罪了百官和富豪士紳,但贏的了百姓們的支援。
然而,支援歸支援,由於觸及了太多人的利益,在落實的過程中卻是極為艱難的。
政令無法抵達基層,各級官員相互包庇,形成了獨有的保護牆。
這些可難不倒蕭無心,他讓打更人先後前方各地收集各地主要帶頭人的證據。
然後,公開處決!
凡是不聽朝廷政策的人,一律殺之。
受到此影響,蕭無心的變法改革的落實效率大大提高。
起初,不少人還沒法理解,認為蕭無心的政策太不人性化,對於帝國發展根本不起作用。
可事實打臉的太快,不到半年時間,百官們的辦事效率陡然提升。
國庫的賦稅提高了百分之三十,邊境的軍餉也得到了極大保障。
朝廷裡裡外外的官場風氣更是煥然一新,有能者居之,無才幹者裁撤,所有人都拼了命的幹活。
百姓們也都覺得現在的朝廷較之前有了天大的變化。
政通人和!!
這半年來,蕭無心事必躬親,讓原本神清氣爽的他也有了些許憔悴。
他也終於能夠明白,為什麼古代皇帝大多死的那麼早,要是天天這般幹活,早晚要累死。
蕭無心也覺得該到民間走一走,看一看。
這天,正值早朝,百官們建言獻策,彙報著一個月來的成績,偏偏這個時候,傳來了一個不好的訊息,他龍巡天下的行程再次被耽擱。
“陛下,大事不好了,我方探子來報,北梁和吐蕃聯姻了,企圖聯合瓜分我大周土地。”
此言一出,朝堂沸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