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風一眼就看出了何偉先使用的突破技巧,這種技巧不僅需要持球人擁有極佳的球感以及嫻熟的控球能力,對身體天賦運動能力的要求也同樣嚴苛。
大腿小腿的密集肌肉群必須擁有極強的瞬間調動爆發力才能在急短的時間內變向銜接突破。
而這項招式最出名的使用者,正是何偉先胸前球衣號碼的主人。
那位曾經被芝加哥公牛隊視為第二任喬丹的球員,那位NBA歷史上最年輕的MVP,那位為風城球迷們帶來希望的男人,控衛德里克.羅斯。
陳風立刻補防。
可何偉先在跳起的同時並沒有選擇立刻出手,而是等身體進入下墜狀態時來了個大幅度拉桿。
譁——
球從籃筐底部劃出一道彎弧的曲線,隨即擦網打進。
這一顆進球,不僅僅是身體速度和力量的成果,最後階段的拉桿出手也將對方柔和的出球手感展露無疑。
毫無疑問,這是一名不容小覷的對手。
看起來接近四十歲的他依然能在場上游刃有餘。
如果再年輕十歲,二十歲呢?陳風不敢想象。
“這才叫做籃球人物嘛!”
陳風內心暗暗感嘆,相比於之前的偶像徐琨,何偉先才是真正詮釋了何為籃球人物的那位。
“這樣的對手,才值得我以百分之二百的態度去面對!”
何偉先打進,球權歸還到吳氏集團。
陳風持球推進半場,輕鬆突破腳步緩慢的防守人後遭到內線包夾順勢傳球給空出來的隊友。
隊友上籃未進但獲得罰球,兩罰全中。
健力寶隊回合。
何偉先將球傳給控衛,控衛假裝突破造殺傷,實則是為了給何偉先拉開出手投籃空間。
何偉先穩穩接住籃球,輕鬆中距離跳投出手,球進。
再回到吳氏集團進攻回合。
隊友出手三分不進,陳風搶下前場籃球籃下打進。
何偉先一步突破進內線,頂著防守人對抗上籃命中。
陳風突破籃下同樣對抗上籃命中還以顏色。
何偉先叫中鋒上提擋拆,主動選擇打陳風。
朝右側突破兩步後瞬間銜接左側大幅度變向,陳風緊緊跟上並沒有失位,產生身體接觸的瞬間借力轉身銜接三大步上籃。
轉身速度之快,就連陳風都沒有反應過來,封蓋未果,上籃打進。
回過來,陳風暴力突破內線,被協防的何偉先和對位中鋒堵在了低位前,停球后沒有絲毫停頓立刻起跳後仰跳投,打進。
何偉先和陳風彷彿較上勁兒了一般。
攻防回合不斷的轉變,兩人也同時上演著互攻大戰。
比賽走勢日漸焦灼,比分也在不斷的上漲。
第三節最後一個進攻回合。
雙方比分緊緊咬住,60:60。
球權歸屬於健力寶隊。
再次擋拆後。
陳風又一次在三分線處對上了何偉先。
雙方以這種形式上演著第三節互飆大戰的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