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如何,我們是住進了這座森林小屋。裡面的設施倒是很齊全,也沒有多少灰塵,稍微收拾一下就能住人。
只是,要用的水,需要自己拿著水桶去前面小溪裡拎回來。做飯,也需要自己撿柴火燒爐子。
我們一群在城裡長大的人,過了一把鄉村生活的窘迫日子。最後,還是受過野外生存訓練的駱駝和曹英,把火弄好了,煮了水,熱了帶過來的飯糰和一些菜,我們才算沒有餓肚子。
山裡總歸比外面要涼爽一些。原本R國北部就比江城氣溫低,到了晚上,這裡都不用開空調了,非常舒服。
幸好這裡還有電,沒有讓我們完全處於原始狀態。吃過飯後,閒聊了一會,我就說:“英姐,我和唐佐去寺廟外面觀察一下去。”
“知道路嗎?”曹英問,
“從這裡出去,就在側面不遠的山腳下。”
“沒有問題!”我舉起手機,
“有導航。”大家都笑了,曹英說:“你們當心點兒,這裡訊號不是很穩定,你們早去早回,儘量不要發生什麼意外狀況。”
“放心!我們看到人繞著走!”我沒帶胖子,因為胖子的功夫不如唐佐。
我和唐佐出了門,藉著微亮的夕陽餘光,看準方向後,就往山林裡走去。
這裡的自然環境極好,三面環山,一條溪流蜿蜒流淌而過,風水極佳,寺廟在這裡,就算地處偏遠,也有人過來奉上香火。
我和唐佐在山林縫隙裡,就看到不止一批去寺廟上香後離開的車。只是不知道這些車裡坐著的人,究竟是不是真的來上香的。
很快,我們就看到了寺廟的影子,沒有圍牆,地面也有石頭鋪成的小路。
寺廟前面和其他地方的寺廟基本相同。銅鐘、水池、許願牌、風鈴等等等。
寺廟大門掛著半幅門簾,遮擋著裡面和外面的視線。要想看到裡面,除非你趴在地上,不然,只能看到一半。
我和唐佐就在不遠處停了下來,隔著樹林看著這裡。門口還有一些人,看穿著像是當地小洋鎮的人。
拜著佛,敲著鍾,掛上許願牌後,又跪拜離開。R國這裡從早到晚拜佛的習慣,還真的和華國不太一樣。
我低聲問唐佐,
“英姐說井下他們什麼時候回國?”唐佐回憶了一下,
“好像只是說買了回國機票,沒說哪天的。”我想了想,
“他們每年十月十號都回來這裡,今天是十月八號,就算再晚,他們明天也要回來,後天就全都到這裡來了。”
“應該是的。”
“走,我們過去看看,裡面到底怎麼回事。”我剛要走,唐佐一把拉住我,
“英姐說,不讓我們發生意外狀況,你這樣去,萬一被發現了怎麼辦?”我咧嘴一樂,
“我就想沿著寺廟轉一圈兒。”唐佐只用了一秒鐘就明白了我的意思,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