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說道。
“當然可以,不過這樣你首先得解決手下願不願意去的問題,讓他們跟著你去波斯,去阿拉伯他們都願意,畢竟他們的商船早就走這條線,由你帶領載著無數貨物過去,他們可以賺大錢,而且也沒太多危險。但要去大西洋,那就很難說結果如何,而且他們也不知道有沒有好處,為了不一定有好處的事冒險遠航數萬裡前往異域,那你得有辦法哄著他們不半路弄死你。
我可不管你們了。”
楊豐笑著說道。
反向大航海啊!
他有這個想法還是很好的,而且原本歷史上鄭和的船隊就到東非,最遠甚至到了肯亞沿海,那時候他能知道的世界估計也就是那一帶了。
要知道同時代的歐洲人,認知的世界盡頭就是撒哈拉沙漠。
但是……
楊豐不會給他提供什麼幫助。
因為下西洋的遠航,不會給朝廷帶來直接的收益,朝廷只需要大明到波斯灣,埃及這些地方的航線,就能確保海上的利益,而繞過好望角向歐洲屬於多此一舉,付出和收益完全沒法比。這只是對朱棣有利的,他要想征服歐洲必須有一支強大的艦隊,一支可以讓他控制地中海的艦隊。
鄭和這支就可以。
這是過去何迪掌握的所有縱帆快船。
總共八十六艘。
不僅僅是原本廣東水師的,還有部分專門跑印度,阿拉伯,波斯這幾條航線的武裝商船。
實際上他的武裝商船和軍艦基本上不分家,需要增加貿易時候,就調水師快船補充到商船隊,需要增強水師時候就抽調武裝商船編入水師作戰,包括水手身份也是模糊的。
所以沒法真正區分開。
就憑這個實力進入地中海就像一群虎鯨遊進了魚群。
現在地中海上稱霸的威尼斯,熱那亞,北非那些勢力統統都是渣渣,後者還在靠著排槳戰船和原始火器,而這些縱帆快船已經可以玩戰列線了,最重的火炮已經到了十五斤,一艘都能帶三十門左右的火炮。
速度同樣也不是那些排槳戰船能比的。
真正無敵。
當然,前提是能過去。
他們到東非的航線不需要在意,因為到摩加迪沙,或者說木古都束的商業航線已經是穩定的,這幾年幾乎每年都有船過去。這些縱帆船的使用,極大縮短了航行時間,平均五到六節的商業航速可以讓船隊一年往返一次,雖然這些商船載貨量比福船小,但對於海上貿易的暴利來說,這個並不重要。但從那裡繼續南下的話,到拉姆島的確還有去過的船,繼續向南就完全沒有了,唯一的優勢也就是有地圖,有季風,洋流的知識,但沿岸情況就很難說怎樣了。
畢竟這個時代的非洲南部,究竟是個什麼樣子,哪怕現代也只能說知道個大概而已。
而鄭和需要繞過好望角。
然後再沿著非洲北上。
還得進入地中海,然後一直到愛琴海與朱棣匯合。
這樣的遠航,對於水手來說,能不能幹就很難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