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王利用何家倒下的機會,吞併了何家在臺南的據點,包括原本依附何家的廣東捕鯨船也被他引誘過去,後者因為擔心被何家牽連都惶恐不安,但投靠遼王就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他可是執政真正一奶同胞,跟著他是最保險的。靠著這些捕鯨船,遼王也終於打造了自己的海上力量,並迅速開始在南洋諸島擴張,反正楊豐已經許諾,地盤打下都是他的,只要他不搶海上貿易的生意,控制地盤做貨源是可以的,那就一個島一個島征服唄。有艦隊,有戰鬥力強悍的護衛,他甚至把他那裡的土人都僱傭,這些土人很適合熱帶山林作戰,而且因為部落都在他的管轄中,所以只要軍餉足夠,也很願意在南洋為他賣命。
蜀王同樣也已經到昆明。
沐晟在建文死後惶恐不安,畢竟他之前和建文勾搭也很深。
雖然楊豐和小公主並沒有做什麼,但越是這樣他越害怕,這相當於刀子始終懸在頭頂,所以他現在表現的無比恭順,不但以最快速度執行了小公主那個色目男丁統統斬首的命令,而且全力幫助蜀王向南,修路,築堡,籌措軍需……
估計明年蜀王將率領護衛巡視三宣六慰並選址築城。
只有周王進展緩慢。
但他的商隊也已經建立起南下印度的貿易線。
大明正在全面向外。
就連晉王的商隊都開始走瀚海向西往東歐貿易。
當然,真正開拓還得是燕王。
裡海。
朱棣駐馬而立。
在他身後就是那條直通京城的國道。
當然,還沒真正完工。
這條國道已經修了一年多,大部分路段已經完成,尤其是人煙相對稠密的河中,也就是從怛羅斯到查爾朱這段,不但已經真正完工,而且沿途驛站也都建成,甚至還分出一條支線從別卡巴德到奧什,這樣就方便向東到南疆。因為修築的難度低,或者說環境還算正常,所以僅僅死了幾千人,但從查爾朱到這裡,尤其是最後沙漠段,至今還在修築中,而且平均修一里路就得死近百人。累死的,病死的,逃亡被殺的,甚至還有因為送水晚了成隊渴死在工地的,可以說簡直就是屍骨鋪成。
不過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監工的瓦剌騎兵不把民夫當人。
很正常。
畢竟雙方根本不是一路人。
實際上民夫反抗打死的瓦剌騎兵也不少。
雙方之間惡劣的關係,極大拖累了工程進度,不過這種情況隨著蔥嶺都指揮使司送來的印度民夫到達,情況有所改善,後者還是聽話的,瓦剌因為不懂那些亂七八糟,而且和他們語言也不通,甚至還以為這些印度民夫都是信佛的,所以對他們相對好些。
至於朱棣自己負責的怛羅斯到高昌段也沒有完成。
他那裡難度更大。
尤其是在天山裡面有不少地方需要開鑿隧道。
這個估計還得三五年才能完成。
畢竟他開鑿的也不是什麼大隧道,就是些幾百米甚至幾十米的。
但即便如此,這條國道的修築,也極大加快了他的行軍速度。
他在撒馬爾罕或者說康居城兵分兩路,他兒子朱高煦率領主力走波斯繞過裡海前往大不里士,他先渡海過去然後再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