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隨你便了!”
楊豐說道。
說到底這與他無關,他就是提供個建議而已。
緊接著鄭和安排一艘戰艦,把他送往奧斯曼港口,到達後楊豐帶著伊莎貝拉陸路到巴士拉,然後在巴士拉遇上一艘大明商船,由這艘船載著他們返回了大明。至於曼努埃爾二世的投降,當然得到了大明的接納,他被封羅馬王,以原羅馬帝國的歐洲部分為羅馬國,新舊羅馬都是他的了……
列祖列宗,羅馬復興啦!
曼努埃爾二世可以告慰祖宗了。
當然,他還得奉詔入朝,考慮到往返時間,基本上朱棣玩夠了,他也就可以入朝了。
朱棣依然總督西域。
羅馬也是西域啊!
嘉峪關以西都是西域,不過這個範圍會不斷調整,調整的標準就是改布政使司,比如哪天安西改成安西承宣布政使司就不算西域了。
現在依然算。
伊莎貝拉在大明待了一年,然後以羅馬郡主身份返回,路上又一直走了大半年,她是在曼努埃爾二世正式投降後才回到的君堡。而在這期間,因為鄭和的艦隊不斷襲擊,歐洲各國別無選擇只能增援君堡,但因為互相之間勾心鬥角基本上是添油戰術。最先到達的是匈牙利國王西吉斯蒙德帶領的十字軍,包括了塞爾維亞,波西米亞,再加上蘇萊曼的奧斯曼聯軍,以不足十萬兵力,和朱棣在君堡城下進行決戰。但最終被由明軍,波斯,突厥,昭聖軍等組成的二十萬聯軍擊敗,蘇萊曼逃往亞德里安堡途中得知伊薩在內鬼配合下佔領亞德里安堡,他轉頭去向朱棣投降。
朱棣沒有殺他,而是讓他繼續控制亞德里安堡充當附庸。
西吉斯蒙德同樣逃走。
但他還沒逃回國,就得到了脫脫迷失和瓦剌聯軍攻入瓦拉幾亞,並分兵進入特蘭西瓦尼亞的訊息。
之後匈牙利,波蘭,立陶宛,包括波西米亞等神羅諸侯主要就是和脫脫迷失糾纏……
西吉斯蒙德還是波西米亞國王,原本歷史他還是勃蘭登堡選帝侯和神羅皇帝。
朱棣面對的第二波敵人,則是以教皇國為首,包括了亞平寧半島各國,瑞士,奧地利,伊庇魯斯等國聯軍,以伊庇魯斯這個理論上的東羅馬臣屬為首的聯軍甚至拼湊不出十萬人,總共也就五六萬人而已,不過裝備精良,尤其是還有著名的瑞士傭兵。但依然沒什麼用處,甚至輸的更慘,畢竟像瑞士長矛方陣這種軍團,簡直是明軍火炮完美的殺傷目標,一門門野戰炮轟碎了瑞士傭兵的榮譽……
尤其是朱棣沒有進攻,而是始終保持防守,所以他們面對的還有重炮,一尊九斤炮甚至打出了一發炮彈收割五十多人的戰果。
這場失敗後,就再也沒有增援君堡的了。
英法……
英法其實還在百年戰爭中。
他們只是暫時休戰而已。
不過鄭和在格拉納達人的幫助下出海洗劫了英格蘭沿海,這讓法國人開始偷偷和他接觸,很顯然法國人已經開始覺醒瀆聖同盟的隱藏屬性。
當然,這些都與大明無關了,這是朱棣和歐洲的戰爭,實際上這場戰爭持續數十年,一直到朱棣晚年,他才最終飲馬北海。至於大明則在執政統治下繼續延續著輝煌盛世,支援幾個藩王向外擴張的同時,不斷以各種方式推動向外移民,包括向遙遠的美洲。雖然靠著大明的幫助,美洲土著在持續的瘟疫中並沒徹底毀滅,但人口也銳減大半,而且剩下的把大明視為神靈,並開始向大明正式稱臣納貢。而不斷到美洲的大明商人,也開始進入他們的城市,向他們傳播大明的文明,總之對那裡的改變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但美洲的城邦都向大明稱臣納貢獲得封爵。
至於向西域的不斷移民,則讓西域的一個個都指揮使司,陸續變成了承宣布政使司,不過過程很漫長,朱棣飲馬北海時候,也僅僅是把河中變成了河中承宣布政使司。
至於楊豐,在大明一直待到他那條新黃河挖通。
不過這時候大明已經轉入君主立憲制。
之後他聲稱自己終於可以回到大夏了,然後帶著包括執政公主在內,全家乘船出海告別了大明……
當然,暫時告別。
因為他聲稱大夏和大明之間的被稱為蟲洞的通道已經建立,所以他們可以經常往返大明和大夏,包括他們的後代也一樣。而那時候大明僅僅開始進入蒸汽時代,所以時不時出現在大明的他和他的家族,對於大明無異於裁決一切的神靈。
新書已發,《我有一個聚寶盆》,明末的,但我不知道手機怎麼弄連結,回家在電腦上弄得半個月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