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百四十二章 盡復遼東,後金覆滅

十天之後,建虜的兵鋒已經抵達奈曼部,與濟爾哈朗匯合後,繼續向南。

此時建虜大軍與北直隸段的邊牆已經只有幾百裡了,天啟不再耽擱,立即下令順天府和永平府的百姓在官府的組織下開始向南轉移。

而被京營替換下來的原衛所軍隊負責配合官府維持秩序,並保護百姓的安全,東廠和錦衣衛派人暗中監督。

白桿兵、天雄軍、秦軍,已經從蒙古撤退回來的滿桂、祖大壽和楊肇基部按照命令進入遵化、薊州、遷安、永平、懷柔、密雲、順義等已經撤空的堅城。

而這些城池在這一年多來,也被孫元化進行了升級改造,在四周修築了稜角防禦臺,並在上面佈置了從葡萄牙人手中構建的紅夷大炮,變得更加的易守難臺。

十月二十三日,建虜大軍分東西兩路,分別兵臨永主府西北角的龍井關和順天府東北角的大安口,併發起了猛攻。

這兩處關口的明軍也都改成了精心操練的京營兵,再加上有所準備,所以他們的抵抗很是頑強,最近的薊州鎮和遵化城也先後派援軍予以支援。

建虜攻了三天,連一處關口都沒有攻下。

皇太極有些氣急敗壞,又選擇喜峰口、將軍石關等幾處關口發起多點進攻。

最終,從馬蘭峪關破口而入,此處關口往東是遵化,往西是薊州,往南是玉田。

皇太極兵分三路去攻取,卻是發現完全和想象中的不一樣,彷彿這每一座城都是關外的寧遠城,這時潛藏在大明的建虜探子的情報才姍姍來遲。

皇太極大為震驚,他知道女真兵不善攻城,想要攻擊這些堅城,即便自己帶來的大軍傷亡殆盡,恐怕也無法全部佔領。

而且這些城池的百姓都撤出去了,即便攻取,也得不到多少好處。

無奈之下,只得繼續深入,他立即率領大軍直奔京師,想吸引各城的明軍出來援助,然後在野戰中消滅明軍的有生力量。

但是天啟早有旨意,京師不需任何軍隊來營救,京營足可以保護京師的安全。

事實也確實如此,京師有更高的城牆,有更寬的護城河,有更猛烈的火炮。

建虜只有一些小炮,沒有大型的攻城炮,連寧遠那樣的城池都攻不下,更別說京師了。

皇太極心裡也很清楚,所以佯攻幾次沒有達到目的,便放棄了,準備分成兩路改掠山東。

但是各路以逸待勞的明軍開始不分晝夜的襲擊建虜負責押運糧草,照看戰馬的包衣、餘丁隊伍,破壞他們的後勤。

同時,專門盯著皇太極的兩黃旗進行圍攻,並公開直言大明的敵人只是兩黃旗。

明知道這是明軍的計謀,但是莽古爾泰還是有意識的避開與明軍的消耗戰,讓明軍儘可能的去消耗兩黃旗的實力。

而且,他也公開的建言事不可為,應該打道回府。

因為勞師遠征而一無所獲,皇太極的威望必然受到沉重打擊。

大貝勒代善和二貝勒阿敏和皇太極也並非一條心,幾人都心懷鬼胎。

由於建虜後勤得不到補充,所以不得不嚴密保護後勤隊伍的安全,而明軍輕裝上陣,反而佔據著主動,可以選擇有利時機逼迫建虜交戰,不利的時候則撤退。

天啟督導訓練的八千大軍也出戰了,擺出了明軍與以往不一樣的方陣。

聽說這支軍隊是天啟訓練的,皇太極有心想拿這支京營兵立威,於是派出自己的兩黃旗出戰,結果吃了大虧。

不但損失了兩千多精銳,還葬送了一個固山額真、一個梅勒額真和四個甲喇額真,牛錄額真更是有十個。

因為天啟之前用發明系統發明了水力膛線機和米涅彈,從而讓一部分明軍槍法好的用上了線膛槍。

天啟下令他們在戰鬥時,專門選擇建虜的將官進行狙擊。

所以,根本沒有心裡準備的兩黃旗直接撞在了槍口上。

皇太極心痛得幾乎要吐血,威嚴也受到了不小的衝擊,莽古爾泰在暗中幸災樂禍,並以此為藉口更不想用自己正藍旗的兵馬與明軍在明國腹地拼個你死我活了。

與此同時,登萊巡撫袁可立也調兵在建虜前進的方向上設立幾道防線阻擊。

明軍的白桿兵、天雄軍、秦軍、遼兵、京營兵越來越有信心,不再那般畏懼與建虜野戰,也在不斷擴大戰鬥規模。

而建虜內部四大貝勒也產生不小的分歧,導致政令無法統一,進一步削弱了建虜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