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章 3.1 週末(一)

在李智的帶領下,他們來到遊艇碼頭,工作人員給他們穿好救生衣,扶他們上了一艘公務快艇。快艇向海上開了十分鐘左右,來到一艘40米左右三層甲板的遊艇艇尾。接駁甲板上的服務生扶著他們走上游艇,併為他們脫去救生衣。

海上的風吹起美芽的裙襬,顯露出她潔白纖細的雙腿。他們走進船艙,在服務生的帶領下走向最上層的甲板。

“睿總最近如何呀,最近一段時間一直聽不到他訊息。”在上樓梯的時候美芽問李智。

“他前段時間很忙,這幾天身體有些不舒服。本來今天是他要來的,但是聽說今天要出海,最後還是換成了我。”

美芽點點頭。遊艇隨著海浪輕輕的晃著,頂層甲板上放著幾張躺椅,年輕漂亮的女服務生為躺椅上的中年男人傳遞著冷飲和水果。看到美芽和李智出現在上層甲板上,他站起來走了過來。美芽一眼就認出來這個人,這是影視行業裡最有話語權最有分量,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元老級製片人,人稱“韓三爺”。他代表的是在影視行業裡的國家資本。看到他向自己走來,美芽激動到手都有些顫抖。

“李總。”他先和李智像個老朋友一樣握手,看起來很熟悉。

“韓老師。這位就是同睿的新掌門人,鄭雨欣張總。”李智向韓三爺介紹美芽,這位電影界的“教父”摘掉墨鏡,很優雅的端起美芽的手,向她行吻手禮。

“韓老師!”美芽連連鞠躬,“真沒想到會是您!”她激動的聲音都有些顫抖。

“張總這顆耀眼的新興讓我們這些老古董自慚形穢,能有認識你才是我的榮幸。快請坐,海上還是有些風浪。”

美芽在一張躺椅的邊緣優雅的坐下,翹起腿,海風把她的裙子吹開,露出她長短剛好的大腿。李智走到吧檯,靠著吧檯同旁邊的美女服務生聊了起來。今天李智不是主角,他的任務已經完成了。

服務生給美芽遞來一杯冰涼的香檳,她喝了一口,頓時覺著格外清涼。她看著這位人稱“三爺”的中年男人,看起來他比媒體上的形象要年長一些,幾乎是她父輩的年紀。但是很有威嚴,和李智那樣的輕浮完全不一樣。

“我們還是先從一些嚴肅的話題開始吧,”韓三爺看著美芽坐好,繼續說,“相較於張總的行業,我就是個老古董,電影是工業時代的產物,隨著新技術的賦能讓它在這個資訊時代又開除了新枝,但電影本身的邏輯這一百多年基本沒怎麼變過,它是一個典型的勞動密集型的工業。我們電影人不得不承認,院線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了。電影本身的地位在承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所以我一直在思索一種可能性,如何讓電影工業同新媒體結合起來,不僅僅是把新媒體作為一個渠道補充,而是徹底的相融合。而今天,我託了很多朋友請到張總您這樣新媒體領域的佼佼者,主要是想探討這種可能性。”

“韓老師,您嚴重了。和您想比,我們都是一群自娛自樂的小學生。實在沒什麼嚴肅的東西可以登大雅之堂的,有什麼能引起您興趣的您儘管問。”美芽的態度很謙遜,這也讓韓三爺很有好感。

“客氣的話不用說的這麼重,張總不要太謙慮。我剛剛這麼聊確實有些突兀,這麼說吧。現在一部正常的電影預算,少則大幾千萬,多幾億十幾億也筆筆皆是,製作週期上,一年算是快的,三四年也很常見,更有十年一劍的。勞師動眾終成一片,而直到上映拍片之前誰也不知道是賠是賺。每個專案的盈利模式也很單一,基本就是票房分成。做電影就像是一場豪賭,一步錯了就是萬丈深淵。銀幕離觀眾很近,可幕後卻離觀眾很遠。因而電影工業就成了少數人的狂歡。

而新媒體,特別是自媒體,所具備的優勢是電影工業所不能比擬的,觀眾本身就是創作者,幕後與幕前的界線被模糊了,前一秒還是受眾,後一秒就有可能變成創作者。用創作感染創作者,創作者本身又是作品的消費者。這種奇妙的互動方式,我在想是否也可以嘗試著用在電影的製作過程中。這是我在思考的。”

“我能否理解為,讓觀眾參與進電影的製作環節中來。”

“是,也不全是。影視創作有其專業性,而觀眾是個不確定的群體,我所想的是更為底層一些的東西,電影是不是可以從少數人的狂歡變成一種開放創作的大眾消費品。從少數有產能的集團向分散式創作轉移,把工業製成品變成多數人的自娛自樂。降低電影的門檻但又要保持其獨立性的藝術品類。”

美芽跟著點點頭,她明白了這是來自韓三爺的試探,哪個擁有壟斷性資源的人會心善到把自己的資源共享給大眾,她明白接下來的對話有可能會把自己推向與這位大佬的對立。但這是她最不想要的結果。她快速思索著,假如是沈同會怎麼應對。

“聽您一席話確實讓我突然想到很多,這些問題我們之前從未思考過。”美芽說。

“我很想聽聽張總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