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八百七十七章 上下一心的大明王朝

錦衣衛的詔獄一度人滿為患。

但朱見濟毫無壓力。

現在的大明經過這麼多年的教育改革,早就人才濟濟了,如此龐大的官員儲備,根本不愁沒人用,所以土地改革的時候,他趁著那一波動亂,有藉口有理由的肅清了京畿朝堂。

貪墨者,要麼被殺,要麼被貶。

如今朝堂中樞,全是能臣、名臣和清臣,是有著真正讀書人氣節的大明官員,他們不為利,但為名為權。

中樞臣子,哪怕僅僅是工部一個主事,若是負責道路交通司,那便是掌控數十萬人,若是吏部負責考功的主事、戶部負責大明銀行的主事,權柄亦是大的嚇人。

就別提什麼侍郎尚書了。

這樣的權柄官員,是任何一個男人的終極夢想。

至於名……

讀書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然後青史留名。

廣安二十五年了,已經有四位文正,等林聰、張鵬這些致仕的老人薨天之後,少不了還要增加一兩位文正和文成,而等王越、朱永這些老將軍薨天,估計也得是武忠。

大明的盛世越強,作為臣子,他們名飆千古青史的希望也越大。

所以朱佑楨備戰,落實下去的各項舉措,朝廷各個部門都是傾力配合,一方面是朝臣為了自身,另一方面,是大明這些年的外擴,已經讓大明人養成了天下捨我其誰的氣質。

畢竟大明走入了新時代。

一場戰事而已。

對大明的經濟和農業工業發展,影響很小。

所以廣安二十五年,大明上下一心,在官員的帶動下,百姓們對遠征日本偽大順朝也不牴觸,沒有任何人覺得大明是在窮兵黷武。

天朝上國的天下無敵之姿態,已經深入人心。

相反,很多人甚至覺得不打日本偽大順朝,才是不合理的——倭寇擾我中國沿海是長期以來的頑疾,如今大明有這個實力,當然要一勞永逸。

漠北和女真都能解決。

解決不了倭寇?!

笑話。

關鍵從景泰年間,大明的戰事,就再沒有過壯士百戰死,將軍十年歸了。

一將功成萬骨枯?

還是有。

是敵人的萬古枯——這是史書無法掩蓋的事實,都被如實記錄了,大明每一次遠征,單方面的碾壓後,都是對敵軍的一場殺戮。

但大明自身沒有萬古枯。

因為大明這些年的戰事,哪一場不是以極低戰損征服敵軍的?

唯一的例外是對朝鮮的戰事。

那是因為朝鮮有個黑鐵衛,才能給大明雄師帶來傷害,其餘邦國,甚至當初楊瑾從孟加拉灣一路殺向西域,又從西域殺回漠北,最後回到哈密,那麼漫長的戰事戰線,戰損也不過一兩萬而已,其中還有一大部分是因為水土不服……

當然,時間已經過去了很多年,民間普通老百姓沒幾個覺得符明帝朱祁鎮就是大明京畿菜廟裡列著牌位的那位堡宗朱祁鎮。

真相嘛,往往會慢慢湮滅在歲月長河裡。

&nbsp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