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開心和快樂染上的色澤!
見到爸爸看向她,她舉起肉都都的小手,衝他揮起了小手,同時扭頭對著一旁的奶奶說道:“奶奶,你看,你看,粑粑要做菜了,粑粑做菜很好吃很好吃的!”
其實除了系統獎勵的那些菜品外,黃濤做的其他菜,味道並不是特別得美味的。
但在萱萱的心目中。
依然覺得只要是爸爸做的菜,就是世界上最好吃的菜!
別問為什麼?
問就是爸爸做的菜,就是最好吃的!
老母親濾鏡加持下的宋彩蓮,也很是贊同地連連點頭。
她笑著將手伸在萱萱的身前,免得萱萱因興奮亂動而前傾摔倒。
萱萱小寶貝則從黃濤做了個加油的手勢。
黃濤笑著點點頭,對著話筒沉聲說道:“下面我將為大家帶來的菜餚是……”
“是什麼菜餚呢?黃老闆。”劉倩倩面帶迷人笑容,問道。
“西湖醋魚!”
“哇,一聽這菜名,就令人無比期待啊!”
劉倩倩手持話筒,面向臺下的觀眾,笑吟吟地娓娓道來:“說起這西湖醋魚,讓我想起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典故。”
“相傳,古時有宋姓兄弟兩人隱居西湖以打魚為生。
一日,哥哥的妻子在湖邊浣紗,偶遇當地惡棍遊湖,惡棍見其容貌秀美、姿色動人,便動了霸佔之心。
為達到目的,惡棍不但害死了哥哥,更買通官府,將前來報桉的宋家叔嫂棍棒趕出。
尋理無門的宋嫂害怕惡棍報復,力勸小叔趕快外逃。
臨行前,宋嫂以糖和醋調味,燒了一條魚給小叔餞行。
小叔覺得這魚口味奇特,便詢問嫂嫂為何。
嫂嫂說:“魚中有酸有甜,是想讓你外出後,萬萬不要忘記哥哥是如何遇害,你的生活若甜,不要忘了老百姓受欺凌的辛酸,不要忘了嫂嫂飲恨的辛酸。”
小叔聽後牢牢記住了嫂嫂的話,也牢牢記住了這魚的味道。
後來,小叔考取功名回到杭州,懲辦了惡棍,報了殺兄之仇,卻一直尋不到嫂嫂的下落。
有一次,小叔去官府赴宴,在席間突然吃到一盤酸甜口味的魚,與當年嫂嫂用糖和醋調味的那一盤魚口味一樣。
他連忙追問這魚是何人烹飪,這才知道嫂嫂為了躲避惡棍,躲入官府做了廚娘。
一條魚,終於使叔嫂二人團聚。
後來,人們把宋家叔嫂對抗惡人的故事傳為美談,一同傳開的還有宋嫂烹魚的獨特方式。
西湖醋魚因此又名“叔嫂傳珍”,代代流傳至今,成為一道聞名華夏的菜品。”
不得不說,劉倩倩的主持功力,還是很不錯的。
也就短短十來分鐘,就已經把這一長串的典故,銘記於心,還說的那麼流暢,娓娓動聽。
引得臺下不少觀眾,豎起耳朵聆聽。
這會,黃濤已從旁邊的水桶了撈出一條一斤不到的草魚,開始製作。
西湖醋魚這道菜,在用料上極其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