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宿主利用完美級餐品使用開,將中級湯圓升級為完美級湯圓。】
隨著系統的提示音落下,他的腦海裡,很快就湧入了大量的湯圓經驗和相關知識。
這湯圓大概也是最傳統的華夏食物之一。
起源於宋朝,當時的明州,即現在的寧波,興起吃一種新奇食品——用黑芝麻、豬油做餡,加入少許白砂糖,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圓形,煮熟後,吃起來香甜可口,別有滋味。
又因其在鍋裡且浮且沉,所以最早叫“浮元子”,後來才改稱湯糰。
無論是團還是圓,無論湯圓吃鹹還是吃甜的,無論湯圓有餡還是無餡,無論湯圓到底該不該有尖尖角,無論湯圓與元宵有啥區別……
總之!
都有閤家團圓的象徵之意。
而且,好吃的湯圓千萬種,可家鄉只有一個。
“今日得趕緊將做湯圓的食材,都給落實下去,這樣明日一早營業,就可以上新這款湯圓了,順便給新老顧客一個驚喜。”
他想了想,想著等會電聯問下老媽,這黑芝麻和糖桂花是在哪兒買的。
省得他跑市場一家一家地找了。
他抬頭見女兒碗中的湯圓已經快見底了,笑著問道:“萱萱,吃飽了沒?還要嗎?”
萱萱嘴巴鼓囊囊地說道:“不要了不要了,我已經吃飽了。”
也是,湯圓的外皮,是用糯米粉製作而成的。
餡料中又加入了不少綿白糖和豬油丁,熱量高,容易產成飽腹感。
況且他做的湯圓,個頭也不小。
這麼個小不點,吃上十個湯圓,也確實能吃飽。
他也不強求她再吃點,免得她吃撐了,肚子不舒服。
見萱萱嘴角還殘留著芝麻餡料,他便拿紙巾出來,擦了擦小傢伙的嘴角。
自己隨便扒拉了下兩碗湯圓下肚。
吃飽後。
黃濤在清洗碗快的時候,小傢伙也蹬蹬蹬地跑了過來,搬來小凳子放在黃濤的身旁,站了上去,側著臉看著黃濤,眉眼彎彎道:“爸爸,我來幫你洗吧!”
擔心她會因此而洗溼了衣袖,黃濤笑著柔聲說:“寶貝,爸爸已經差不多都洗好了,等會你幫爸爸把碗勺,放入櫥櫃裡面好嗎?”
萱萱想了想,點點頭:“好呀!”
她乖巧地等候在一旁。
等爸爸把碗快都洗乾淨了,她才小心地接過,端著放入櫥櫃裡,又將勺子放在快子筒裡。
黃濤摸了摸她的小腦袋,誇讚一句:“我家萱萱真棒啊!”
“嗯吶~”
對於爸爸的誇讚,萱萱來者不拒,愉快地接受了。
“走吧,爸爸送你上學去。”
黃濤拿起書包和裝好溫水的兒童保溫壺,與萱萱手牽著手,走出家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