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三十六章 失笑

厚實跳板哐噹一聲放下,在師長們招呼下弟子陸陸續續下船集結。眾人不顧禮儀,忙不迭的擁擠著跑下船。

站在最後的易連山看見,臉都黑了,眉頭緊皺,抿著嘴唇。

踏上陸地,便是點君山下的一處集市,由於緊靠碼頭渡口,延伸出了航運、造船、縴夫、船幫等會館。

往前走是熱鬧的市區街道,以高大的城樓為中心,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腳店、肉鋪等店鋪,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香火紙馬等的專門經營,此外尚有醫藥門診、大車修理、看相算命等,各行各業,應有盡有。

某些較大的商店門首還扎“綵樓歡門”,懸掛市招旗幟,招攬生意,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計程車紳,有叫賣的小販,有乘坐轎子的大家眷屬,有問路的外鄉遊客,有聽說書的街巷小兒,有酒樓中狂飲的豪門子弟,有城邊行乞的殘疾老人。

男女老幼,士農工商,三教九流,無所不備。

方言觀摩著集市,此地儼然一座小城,比之倒懸山下的情景,有過之而不不及。

大街小巷,店鋪林立,酒店、茶館、點心鋪等百肆雜陳,還有城樓、河港、橋樑、貨船和茅棚村舍密集。

趕集、買賣、閒逛、飲酒、聚談、推舟、拉車、乘轎、騎馬等眾生相不一而足。

滿目盡是人間煙火氣。

方言抬頭,空中有東華宗弟子御劍巡遊,以防此地生亂。

時值亂世,東華宗山下的小小集市,彷彿世外桃源。

繼續往前,一行人即將走出集市,大概是屬於集市的郊區地帶,在一片疏林薄霧中,掩映著幾家茅舍、草橋、流水、老樹和扁舟。

兩個腳伕趕著五匹馱炭的毛驢,向集市走來。

一片柳林,枝頭剛剛泛出嫩綠,使人感到雖是春寒料峭,卻已大地回春。

路上一頂轎子,內坐一位婦人。轎頂裝飾著楊柳雜花,轎後跟隨著騎馬的、挑擔的,好似從點君山下踏青歸來。

眾人中有位弟子忽地感慨起來“銀柳插轎頭,原來柳月到了……”

柳月,俗稱正月。

方言茫茫然環顧四周,原來不知不覺已經過去了寒冷的冬季,即使身處北境也看見了滿眼春綠隱隱冒頭。

行至點君山腳下,已經是傍晚時分。

抬望眼,點君山掩映在一片雲霞霧靄中,嵐光寶氣閃爍。天空的雲朵,赤紫交輝,瞬息萬變。低頭時,入目共有石階不知幾萬餘級,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鑲嵌其中,遠遠望去,恰似天門雲梯。

主峰突兀,山勢險峻,峰巒層疊。只見它連綿起伏,氣勢雄偉。樹木長得鬱鬱蔥蔥,在春祭來臨之際,給點君山憑添了幾分翠綠。雪白的雲朵圍繞著山頂,像是給點君山戴上了雪白的絲巾。

朵朵殘雲如峰似巒,一道道金光穿雲破霧,直瀉人間。在夕陽的映照下,雲峰之上均鑲嵌著一層金燦燦的亮邊,閃爍著奇珍異寶般的光輝。

點君山多松柏,顯其莊嚴、巍峨、蔥鬱;又多溪泉,故而不乏靈秀與纏綿,縹緲變幻的雲霧則使它平添了幾分神秘與深奧。

一路走上去,石塢松濤、對松絕奇、桃園精舍、靈巖勝景等景觀不一而足。

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畫卷。

方言混跡在人群裡,有感於中原的大好河山不輸十萬大山,耳邊聽著不少弟子爭論點君山與倒懸山孰優孰劣,不由得莞爾一笑。

行了一個晝夜,終於在清晨時分,踏上了巍峨的點君山靈虛峰上,霎時峭壁生輝。

轉眼間,腳下山林雲消霧散,滿山蒼翠,掩映著雕簷玲瓏的古代建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