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激怒脫火赤部,那可就不好了。”朱棖還是猶豫了起來,這就等於是告訴脫火赤部派來的人被殺了。
“我大明可不是北元想捏就捏的,殿下在蘭縣並不完全瞭解前衛的情況,說句自大的話,脫火赤部就算是全軍南下,也不可能突破前衛防線。”馮濤搖了搖頭,肯定道:
“我們在急於停戰,脫火赤部也在想如何停止這場戰鬥。”
“如果所料不錯的話,脫火赤部的第一目標是佔領蘭縣,雄視黃河威懾陝西,但北元的第一戰略目標並沒有達到,突襲也沒有起到效果,反而被我們擋在了騰格里鎮。”
“一而戰,二而衰,三而竭,脫火赤部三攻蘭縣未果,士氣衰落更嚴重。”
“若殿下所猜測正確,那便再給脫火赤部一劑猛藥。”
反其道而行之,朱棖心中也是充滿了擔憂的同意了馮濤的猜測。
北元的情況並不好。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國已經泯滅在大擴張之中,隨著蒙古建立元朝,轉入農耕文化,不僅僅改變了蒙古人的生活習慣,更改變了蒙古人的信仰。
以前蒙古帝國信仰的是長生天,現在北元信仰變得五花八門,本土佛教,***教,薩滿教,藏傳佛教,全真道教以及長生天。
也因為信仰的變化蒙古帝國分裂成為了四大汗國。
信仰佛教、道教的人退回了信仰長生天,***教的地盤。
這才是本質的分裂和不可化解的衝突。
而撤回去的蒙古人不再適應於苦寒的漠北及蒙古大草原。
耕田變成了半吊子,遊牧也變成了半吊子。
這樣的矛盾迫使著北元不放棄任何一個南下重新佔領中原的機會。
但也同樣導致著北元每發動一次戰爭,整體國力就會爆炸性的衰退。
議和使團同樣被北元在矛盾中被期待。
很快。
北元使者的人頭就被送往元軍大營。
一支支斥候也冒進的開始探查使節團的訊息。
營帳內短暫的安靜了下來。
“這人究竟是誰?”馮濤還是忍不住的詢問。
朱棖極其篤定呂成望身份的非常重要,可他們卻完全不清楚。
“哎,弄一副棺材裝起來吧!”朱棖沒有回答馮濤幾人的疑惑。
這是毛驤的事情,毛驤連行蹤都是對他完全保密的,呂成望的事情,自然也是越少人知道越好。
朱棖的心情很複雜。
雖然他和呂成望並沒有太多的感情,但好歹也親戚,心裡也不是個滋味。
而更重要的是。
呂成望的人頭被這樣的方式送來,這無疑代表著,毛驤所為的策反計劃,以失敗告終了。
二十多年的足以改變一個人族群屬性,身在脫火赤部二十多年混到王后級別的張寧,已經不是張氏一族張寧,而是脫火赤部的王后木木耳寧王后。
見朱棖沒有解釋,馮濤幾人也不再多問,命人將呂成望屍首裝進棺材裡面,便緊張的等待了起來。
沒有反應。
還是沒有反應。
斥候近乎半個時辰一報,但元軍大營一點訊息都沒有。
裡面究竟是什麼情況,無從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