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一點上,他和老朱以及所有朱家人保持著一個統一戰線,誰破壞這個朱家天下,就是他的敵人。
但是!
土地問題,他覺得可以搞一搞。
土地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困擾歷代帝王的難題。
一個又一個在歷史長河中留下璀璨印記的帝國,都曾經輝煌一時,四海來朝,最終卻因為土地兼併嚴重,造成百姓田地不斷被吞沒,最終引發根本性問題而覆滅。
而且他更清楚,大明王朝看似如鐵桶一塊的屯田制度,最終也因為土地兼併而徹底荒廢。
因為這是不可避免的問題。
有錢,有權,有勢不可避免的就會自然擴張,商業被壓制,土地成為了錢財的唯一流出口以及家財的唯一衡量標準。
兼併問題自然就會產生,誰也不可能阻擋。
所以,他在思考究竟要借鑑一下什麼土地法。
土地公有承包制度之下,有集體經營法和家庭聯產承包法。
如果實行家庭聯產承包法,一方面他擔憂步子邁出十萬八千里,百姓意識不夠。另一方面,推行此法的阻力會非常非常大,要士族命根子的事情。
但集體經營法這個過度法,不可避免的就會出現勞動力浪費,低效率問題。
且,土地公有承包制度會不會被同意,還是兩說。
所以,在面對馬家的確有了最大限度妥協的問題上,他還是拒絕了馬家的妥協。
在這個問題上,他必須要非常認真的權衡。
且,還要老朱點頭。
結束了馬家的問題,朱棖也有些疲憊,準備睡覺,卻是李希顏的書童小超來了。
“殿下,先生讓我小民轉交給殿下!”書童小超輕聲的說道。
“沒別的了?”朱棖表示十分無語。
李希顏就從來不會主動來找他探討和商量關於政治軍事上的事情,基本都是他心中有什麼疑惑的時候主動去找李希顏。
即便是現在李希顏成為藍城王府總參政,也沒有改變。
架子不是一般的大。
而唯一的例外就是李希顏要行使老師職責的時候,會主動來找他。
勸慰也好,生氣也罷,教問也罷,只說,說完就走。
“沒了!”書童小超搖了搖頭。
“行,我知道了。”朱棖接過書童遞來的李希顏書信,書童就自覺的退了下去。
“三人成虎,眾口鑠金!”
“以手指月,指並非月!”
一張紙,兩行字,十六個字。
這很李希顏。
成為李希顏的學生,真的很累。
這人教導別人的時候,不會將簡單的道理說明白,而是透過簡短的故事來引導學會僧。
然後讓學生自己去領會其中究竟是什麼意思。
朱棖花費了月餘的時間才蓋特到水缸連槽究竟表達著什麼意思。
現在,李希顏又送來了十六字書信。
這就非常令人頭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