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卷結束,嘮嘮嗑

非正文,可無視。

1、迷之春秋

歷史的長河浩浩蕩蕩,滾滾向前,淘盡了多少風流人物。

縱觀五千年的文明,在2000多年前有一個巨大的分水嶺,那便是春秋戰國。

巧合的是,在幾乎重疊的時間軸上,西方世界也出現了古希臘愛琴海文明。

世界八大奇蹟,除了埃及金字塔,剩餘七大奇蹟都建造於春秋戰國時期。

弔詭的是,無論東方神話傳說,或是西方諸神世界,都出現在整個時間軸之前,而在這個時間軸之後,所有的神話傳說已成絕唱,這片大陸仙凡通路,如同封印。

更為弔詭的是,在這個時間帶之間,東、西方先賢大能橫空出世,扎堆出現,彷彿醍醐灌頂、一夜頓悟,各自開創了璀璨的華夏文明和愛琴海文明。

東方百家爭鳴,驚現儒、墨、道、法、陰陽家、兵家、農家等,代表人物有鬼谷子、老子、孔孟,老莊,墨子等。

而西方出現了著名的有釋迦摩尼、泰勒斯、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思想家。

更為驚歎的是,在此期間的古代先賢,思想達到了超越時空的高度。

易經、道德經、黃帝內經、金剛經、......

後人一直在汲取,一直在模仿,一直在微創,卻無法超越,(科技發展除外)無論如何修補,都難以達到甚至不如原本的思想更加本真。

先賢一夜之間醍醐灌頂般齊齊頓悟,問題是,他們的思想源點來自哪兒?

作者一臉神秘猜測,這個世界有神,起碼有造物主的存在。

比如,神農識百草,可以說有個積澱過程。在茹毛嗜血的古代,《黃帝內經》能累積的嗎?完全是橫空出世!

……

2、量的累積迎來質的飛躍

春秋戰國五百多年,又可分為兩個階段:

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可謂大爭之世,百家爭鳴,海納百川,相容幷包;

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如同金戈鐵馬,喋血戰國,鳳凰涅槃、浴火重生。

政治、經濟、思想在這五百年間融成一爐,經受血與火的洗禮,反覆的鍛造。

戰國末期,在秦皇嬴政一錘定音,終於迎來了百鍊成鋼的質變。如同臨門一腳,不再是簡單的諸侯改朝換代,而是真正意義將華夏文明推向了一個更高的臺階。

只是這次的飛躍跨度實在太大,如同原本平緩滑行卻陡然垂直拉昇,形成了令人恍惚的強烈推背感...

天下一統:喊趙薇出演齊秦(韓趙魏楚驗齊秦)

中央集權:三公九卿、郡縣制;

依法治國:沿襲商鞅變法,依法治國道路;

對外擴張:北擊匈奴,南征百越;

基建狂魔:長城、直道、驪山、靈渠......

這也為秦始皇迎來了千古暴君之美譽。汙衊之語甚至無恥到修建寬近70米的高速公路,是為了方便出行遊玩?!

文化遺產:盤整大國一盤棋,書同文,車同軌,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