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戰爭禮儀,這就是古人的君子風度,打仗是很有講究的。
下戰書,約定時間、地點、事由。
即便開戰,並不以消滅為目的,就是爭口氣,打的對方服氣作罷。
比如,公元前638年,宋楚爭奪中原霸權,雙方戰於泓。
當時宋國的軍隊已經列陣完畢,嚴陣以待,只等進攻了,楚國的軍隊還沒有完全渡過泓水。宋襄公的手下子魚請戰,宋襄公說,“不行”。
等楚國的軍隊完全渡過泓水,但列陣未好之時,子魚又請戰,宋襄公還是說,“不行”。
最後楚國的軍佇列陣完畢,雙方開戰。
悲催了,恪守君子之風的宋軍大敗而歸。
按中原之風,戰敗了,下個矮樁,賠禮道歉,事便了了。
始料未及的是,被稱為楚蠻子的楚軍未曾完全馴化,文明程度遠不及正統的中原,大勝之後,並未體現君子之風……
相反,下死手狂毆宋國,從此開啟了戰爭的禮崩樂壞時代,戰爭禮儀全面崩潰。
各種陰險狡詐的計謀頻出,特別是‘兵者,詭道也!’讓戰爭變為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而百家江湖,源於春秋,卻沿襲了這種君子之風。
況且二人系出名門,亦敵亦友,惺惺相惜,不僅沒有趁人之危,落井下石,星魂果真甩過一包療傷藥。
當然,是否對症?另說。
……
“公子,還有一個時辰,便會到達黑風谷,那是一片容易設伏的險地……”熊蠻思索間沉吟道,“我們也可走官道,距離南陽,需要增加三天的行程。
曾經有山匪、剪徑客潛伏於兩側的巖壁之中,我計劃安排二十輕騎探路!”
黑風谷兩側是垂直陡峭的巖壁,而谷底如同一條蜿蜒曲折穿行的蟒蛇。
在懸崖上空一旦設伏,相當危險。
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
如轉圓石於千仞之山者,勢也。
激水之疾,至於漂石者,勢也。
鷙鳥之疾,至於毀折者,節也。
是故善戰者,其勢險,其節短,勢如擴駑,節如發機。
君子不立於危牆。
嬴玉當然不會傻乎乎的冒險,心中一動,道:“二十名偵查騎兵的危險有多大?”
“公子準備化作輕騎兵?”熊蠻眼神一亮,“如果俺是伏兵,絕對不會對偵察兵下手。
在俺看來,所謂放長線釣大魚,殺幾個偵察兵完全沒有價值。”
“那我就化為輕騎兵?”嬴玉道。
“我也跟隨輕騎兵走吧?畢竟水利工程不等人!”
琴清不知何時也來到身邊,才得知嬴玉下車之後,居然反狙擊了一個刺客。
嬴玉看了看琴清,突然冒出一個絕佳的主意。
“來,隨我回車裡!”不由分說,牽著琴清的手便上了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