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5章 上黨災情

一團火雲,風馳電掣,一騎絕塵。

看著快速倒退的景象,琴清環抱著嬴玉的虎腰,情不自禁的抱得更緊,羞赧的臉更是貼在背後。

嬴玉感受到背部兩團膩軟傳來的熱度,更是歡喜至極,豪氣沖天。

火雲四蹄騰空,長鬃飛揚,披風獵獵,馬尾拉的筆直。

飛揚的感覺,真好。

兩個時辰之後,便來到了上黨。

古上黨地理位置是“天下之中”。大歷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說:“昔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內,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

而上黨對大秦更有著特殊的意義。

公元前262年,秦國攻打併佔領了涵國野王,,把涵國的上黨郡與本土的聯絡完全截斷。上黨頓時成為一片孤懸於涵國的野地。

韓桓惠王十分驚恐,派陽城君到秦國謝罪,請求獻出上黨的土地以求秦國息兵。

上黨郡郡守馮亭不願降秦,同上黨郡的百姓謀劃利用趙國力量抗秦,把上黨郡的十七座城池獻給趙國。

趙國的國君趙孝成王和平陽君趙豹商議此事,平陽君主張不接受上黨郡,他認為馮亭不將上黨交給秦國,是想嫁禍給趙國,接受它帶來的災禍要比得到的好處大的多。

趙孝成王又召見平原君趙勝和趙禹商議,二人勸趙孝成王接受馮亭的上黨郡,他們說:“發動百萬大軍作戰,經年累月的攻打,也攻不下一座城池。如今坐享其成得到十七座城池,這是大利,不能失去這個機會。”

那年,風聞涵國要將韓上黨拱手讓給趙國,進而三晉結盟對抗秦國。

壓力之下,主司邦交縱橫的丞相范雎主張:先行結好趙國,進而威逼韓魏,最終拆散這場對秦國極為不利的上黨交易。

秘密特使幾番斡旋,趙國卻指斥秦國反覆無常,提出若能單方(不互換)派出一位王子入趙做人質,方可結盟修好。

秦昭王思忖再三,一咬牙竟答應了下來。

戰國公認的人質傳統,不是在位國君的兒子,便必須是太子的兒子,大國索要的人質尤其如此。

其時秦昭王的幾個老兒子都已經四十出頭,各據實職,不宜也不想做人質,便異口同聲地推舉已經做了太子的安國君遴選駐趙人質。

安國君無奈,便在庶子中選定了嬴異人。

訊息傳出,十六歲的嬴異人頓時懵了,與蒙武竟是抱頭痛哭。

嬴異人入趙兩年之後,秦趙兩國便開始了上黨對峙,成了勢不兩立的死敵。

從此,異人與咸陽的官方來往切斷了,便象斷了線的紙鷂般飄搖在趙國風雨之中。長平大戰後,秦趙仇深似海,嬴異人被趙國轉移到邯鄲北山的一處秘密洞窟囚禁了起來。為防走漏訊息,守護軍士嚴禁異人彈奏秦箏。

他每日能做的唯一事情,便是面壁靜坐,低聲哼唱那些烙在心頭的秦風歌謠。

“北坂有桑,南隰有楊。有車轔轔,遠別我邦。黑髮老去,烈士相將。西望關山,念我故鄉。”低沉的哼唱幽幽迴盪,叮冬箏聲竟也悠悠地飄了過來,隱隱相隨若何符節,竟似撫慰他這個離家遊子一般。

那一刻,每個音符都甘霖般滲進他乾涸的心田,敲擊著他已經麻木的思鄉心絃,激起無以言喻的震顫!

而由於上黨引發的長平之戰,造就了嬴政受盡世間百態,嚐遍人間疾苦,依然頑強的野草般瘋長的童年。

……

當馬隊來到上黨郡府,天已然黑透,接到通知的上黨郡太守景平早已出城迎候。

站在郡府高臺,俯瞰著萬家燈火,不僅感慨萬分。

這裡,堪稱大秦國運的重要轉折點之一,因上黨引發長平之戰,這可是舉國決定生死大的一戰,雙方在彈丸之地集結百萬軍隊。

而上黨,卻成了大秦九州通衢的樞紐,是戰略衝要腹地,長期囤積著大量的糧草和軍用物資。

可以說,長平之戰,一戰定乾坤,從此之後,六國再無單獨對手。

而趙國,年輕一代幾乎斷層。

“磐龍君,總算把你盼來了,形勢,比想象中複雜的多。”

景平才四十多歲,如果在後世國之棟樑,堪稱是青少年幹部,此刻滿臉的溝壑與風霜,粗糲的鬢角已然灰白。

此刻,一道濃眉下的雙眸寫盡了滄桑與無奈。

其實,嬴玉就是來協助,沒有承擔任何職務,連監軍都算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