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6章 超越時空,十五規劃

章臺宮御書房。

“綱舉目張,以終為始。說治國三策之前,先確定帝國的目標與方向。”

嬴鈺金石玉律的聲音的殿堂迴盪。

“畢竟,所有的‘策’都是‘終’的服務手段,方向錯誤,良策只會加速南轅北轍。”

“哦?”

下午參議之人僅有壽宴的三成,卻薈萃了帝國真正的精英集團。

嬴鈺的開局便讓始皇與眾人眼神一亮。

對呀,首先要確定去哪兒,然後在決定用何種方式去。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在父皇及諸位的心中,三十年之後的大秦,是個什麼樣子?”

嬴鈺的聲音很輕,卻振聾發聵。

始皇及眾臣赫然一震。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乃先人的告誡。

正所謂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在人生的春天就認真思考人生終點的意義和價值。

其引申義有三:一是凡事要有目標;二是凡事要有計劃;三是凡事要有原則。

嬴鈺簡單直白的問題,讓眾人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顯然,並非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只是沒有如此單刀直入,而且也沒有結果。

畢竟,君臣都是面臨開天闢地第一個大一統的帝國。對於未來,沒有參照,沒有對標,導致並沒有一個清晰具象的藍圖。

莫說三十年,甚至十年、五年後的藍圖一團模糊。

帝國需要藍圖嗎?

在座集萃了帝國的精英,肯定懂得藍圖的重要性!

但,要把帝國打造成什麼樣子?卻是抽象而茫然。

若說滅國戰爭期間,大秦的目標堅定而且一致,那便是一統天下。

獎勵耕戰,軍功進爵,秦地百姓都盼望著戰爭。

君臣一心,舉國上下鐵板一塊,即便時局變化,但目標和方向從未變過!

正所謂戰略決定成敗,執行決定快慢。

目標確定後,只要戰術不犯大錯,實現目標,只是時間早一年、晚一年而已。

而滅國戰爭之後,舉國茫然。

商鞅變法以來,大秦不是打仗,就是在備戰的路上。

現在,天下一統,沒仗打了,卻整不會了!

耕戰軍功晉爵,帝國的動力之源,隨著六國的滅亡,將慢慢冷卻嗎?

戰時秦法,註定了窮兵黷武,才能保持帝國的活力,哪怕是天下一統後,假裝自己很勤奮,加之巨大的戰爭思維慣性,便開啟了南征百越,北擊匈奴的濫戰模式。

同時為了向天下彰顯一統的功業,傾國之力,大興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