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章 三策,輕徭薄賦(上)

“父皇說的極是!

有了法度的保駕護航,加上人才梯隊的建設,將驅動大秦再次呈現前所未有的活力與動力。

是以,推出第三策,輕徭薄賦,修養生息。

同時輔以戰線收縮,打擊豪強,推動大秦經濟騰飛。”

嬴鈺的話語落定,眾人七嘴八舌議論紛紛。

“然也,攘外必先安內,為了專注生產,先打掉一批貴勳豪強!”

“孟子曰:民為重,社稷次之,君為輕。這便是以人為本嗎?”

“耕者有其田,有恆產者有恆心。”

……

楚漢相爭,劉邦等布衣取天下後,基本承襲了秦制,此舉堪稱對華夏最大的貢獻。

沒有傳承純粹的中央集權郡縣制,而是稍加改造,以郡縣為主與分封郡國為輔並行的雙軌制,一直傳承至大清。

西漢,同樣對大國的治理並無經驗和頭緒,甚至整體官僚體系的治國水準遠低於大秦。

但,恰恰因為不會,只採用了一招,“輕徭薄賦,休養生息”,居然誤打誤撞開啟了極為高明的黃老之術無為。

基於大秦制度框架下的無為。

既然不會,便能不做就不做。

擴張?

嶺南百越,自己都顧不過來,先放一放;北御匈奴,只要敵不來犯,就燒高香了。

國內四處冒煙,還南征北戰?老嬴這麼個雄主,腦子莫不是被驢踢了!

防禦?

修長城?修那玩意幹啥?就是一院牆,能擋得住流敵?再說,關鍵處也修的差不多了,唉,若非老秦,還真的頭痛!

交通?

建馳道?我又不東巡,這樣詆譭嬴政不好吧?!大秦留下的遺產,真尼瑪……太豐厚了。

水利?

修靈渠?這真尼瑪撿了個大桃子,大秦都為我修的差不多了。

戰略收縮,無為而治。

輕徭薄賦,休養生息。

又不擴張,又不修牆,修路,修靈渠,自然,極其輕鬆的做到輕徭役,薄賦稅。

恰恰因為無為,就收穫了百姓愛戴和擁護。

劉邦修建未央宮,比阿房宮奢侈寬大的許多,為何沒人罵?

你讓他同時修長城、馳道、靈渠,試試?

直至文景之治,繼續保持無為和薄賦,讓這片飽受戰火荼毒的華夏大地,如雨後的春筍,再次煥發蓬勃的生機。

修養了百年,直至漢武帝,才開始東突西進,戰略擴張!

……

嬴鈺聽著眾人議論,眼神穿過大殿,洞穿了虛空,腦海中浮現出老炮頭子劉邦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得意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