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74 章

第 74 章

姚津言的康複是緩慢的,都不說痊癒,他要能恢複到可以正常生活都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

段竟揚非常清楚這點,已經熬過了特別艱難的大半年,他早就做好準備,一切慢慢來。也許以後還會有非常艱難的時刻,但他不害怕,只要姚津言願意和他一起走下去就行。

首先要做的是把姚津言虛弱的身體養得好一些。

剛開始,姚津言依然吃不了太多東西,而他自己有時候會盡量多吃一口、兩口,他希望自己好得快一點,能讓段竟揚少擔心一些。可惜,只是多吃一、兩口也會讓他不舒服,反而會嘔吐。

當段竟揚發現姚津言的嘔吐是因為對方努力多吃時,他會耐心地跟對方說不要強迫自己,欲速則不達,他們有的是時間,可以慢慢來。

姚津言身體上的痛比起最嚴重的時期減輕了不少,但也是時常會痛的。只要段竟揚在,他就會幫著姚津言揉一揉,或者拿熱水敷一敷,還會放一些有助於舒緩神經的音樂,亦會拿來一些姚津言聞著可以放鬆的水果,想盡一切辦法盡量減輕對方的痛苦。

除此之外,還要去醫院做治療。

往日姚津言的狀況實在太差勁,關鍵他不願意配合治療,就算醫生到了家裡也沒用。而現在他願意去醫院,身體狀況也可以出門,段竟揚有空就會陪著一起去,即使只能在停車場等待,他也想盡可能一起。

其實去醫院挺麻煩的,並且萬一被看到會惹出更多不好的事。段竟揚之所以這麼堅持,一是醫院的裝置齊全、安全,去醫院治療效果更好,二是姚津言不喜歡私密空間被入侵,所以段竟揚要保證他們的家是完全獨立、安全、不受打擾的,讓姚津言確信待在家裡就可以安心。

因為段竟揚的無微不至,姚津言的身心皆在逐漸變好。

接著,需要開始讓姚津言和外界接觸,先去到外面的環境當中,之後再接觸人。

盡管段竟揚有不少地方想和姚津言一起去,而且他覺得那些地方有助於姚津言恢複健康,但以姚津言目前的狀況,遠距離的旅行肯定不適合。反正來日方長,慢慢來,總能去的。

現在,先去近一些的地方。

鬧市有利有弊,需要挑時間、地點,更多的時候是去親近自然。

春回大地,生機盎然,正是出遊的好時機。

去看碧空如洗,雲蒸霞蔚;去看綠水青山,水天一色;去看百花齊放,鶯歌燕舞。

兩、三個小時的車程也還行,慢慢開車,聽著歌,聊著天,就當是兜風。途中有合適的地方想多待一會兒就停下來,不論是開窗坐在車裡看風景,還是下車舒展身體,都很好。走走停停,想換目的地也可以,隨時想回去亦能立刻回去,自由自在。

會到人少的樹林裡去,脫掉鞋子,赤腳踩在草地上。如同小孩學走路一般,先試探著,光腳踩在地上是很不一樣的新奇感受,然後慢悠悠地走,逐漸適應,接著大步往前,還可以蹦跳起來。返璞歸真,盡情感受柔軟的青草和泥土,感受大地的力量。

午後在室外走動的人少,可以盡情地去看花看樹看風景。

有一次,散步的兩人遇到一隻貓咪在桃樹上睡覺。是一隻年齡不大但胖胖的三花貓,趴在碗口粗的樹枝上,閉著雙眼,四肢和尾巴自然地垂落往下,萬分愜意。偶有清風吹來,桃枝搖曳,花瓣飛舞,幾片花瓣落在貓咪身上,特別美好。

站在樹旁仰望貓咪睡覺,看許久都不會覺得膩。

還有去田野間漫步,綠油油的麥田一望無際,遠處的天邊滿是像棉花糖一樣的朵朵白雲,更高處,是湛藍無比的天空。風起,麥浪翻湧,迎風往前,似乎自由的靈魂在奔跑,逆風回頭,是讓人安心歡喜的愛人。

下雨天路上的人非常少,雨中漫步別有一番風味。兩人共撐一把傘,並肩緩緩而行。雨滴落在傘面上,“滴滴答答”的聲音不刺耳反而讓人心定,四周的雨幕為所有景色都新增了幾分朦朧感,也讓人有安全感。華燈初上,濕漉漉的地面會蕩起各種色彩,猶如打翻的顏料盤。

在雨後,也見到過彩虹。

那次是兩人一起去一個小鎮散心,本來是平平靜靜的一次出遊,沒想到在兩人準備回去的時候遇上了一個腦子有問題的無賴。那無賴不僅用樹枝敲打兩人停在荒蕪空地上的車,還沖著兩人“嘰裡呱啦”一陣亂罵。遇上這樣的人,肯定無法與其計較,沒肢體沖突就好,兩人匆匆離開。

然而在返程的路上突降大雨,由於路況不大好,於是兩人找了一處安全的地方停下車,等雨停了再出發。

段竟揚倒不會把這些倒黴事放在心上,可姚津言不同,一點小事就容易影響到他的心情,段竟揚很努力聊一些開心的事情。

幸運的是,大雨來得快去得也快,很快雨過天晴,然後彩虹和晚霞竟然同時出現在天邊,如詩如畫。

迎著彩虹和晚霞回家,姚津言的心情舒暢不少。

夜晚出行兩人亦做過好幾次。有時就開車在城市裡兜風,看窗外的流光溢彩,感受人間煙火氣;有時開車去人少植物多的地方,慢悠悠地短距離散步,用手觸碰生機勃勃的綠植,感受生命力;有時開車去能俯瞰城市的高處,吹吹晚風,欣賞城市夜景,感受旁觀世界的淡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