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148 ? 作戰商討

148 ? 作戰商討

◎違反朝廷作戰計劃也是一條大罪◎

軍隊休整一夜, 第二日破曉時分又繼續踏上往北的道路。

大周北境疆域比南境更為遼闊,出了開封府範圍是京北路。洛蔚寧領著大軍每日行八個時辰,用了十幾日才穿過五百多裡的路程到達離原路。

離原路縱橫八百裡,是大周疆域最廣人口最多的路, 且有晉城這座重要的軍事、經濟重城, 還有離河天險。只可惜周軍士氣不振,膽小怯懦, 把離河天險拱手送於順國, 致使晉城被圍困數月。

在離原路的途中, 洛蔚寧見到不少拖家帶口往南避難的百姓, 和上次青軍作亂所見的情景儼然一樣,多少人餓暈和病倒在半路。她在心裡哀嘆不止,高位者坐在金碧輝煌的宮闕之內發起戰爭, 受苦受難的永遠是底層弱者。

只是與上次不同的是,這次老百姓瞧見他們, 並無太多怨言, 皆含淚感激, 叮囑他們一定要趕跑順國,收複失地,他們還希望繼續回老家耕田種地,過安定的日子的。

在匆忙的行軍中, 日子悄然來到了初冬, 而越往北, 天氣就越寒冷,士兵們也越疲憊。

當快要靠近晉城的時候, 為避免遭遇順國軍隊襲擊, 洛蔚寧令前軍派了十幾名斥候先行探路。不久, 一名先鋒郎將就回來稟告洛蔚寧,說順國軍隊已將晉城外三十裡團團包圍,屬周軍管轄最北的是一個叫馬崗縣的地方。

由於馬崗縣地勢偏高,憑借地形優勢以及縣令、百姓守衛的決心,一直阻擋順國南下,順國一心圍攻晉城,無暇顧及,讓馬崗縣守到了今日。

當初唐家軍在通天谷全軍覆沒,長寧郡主身負重傷也是逃到了馬崗縣,正是陸縣令派兵去將唐老將軍的屍體奪回,遣士兵將長寧郡主和唐老將軍的棺杦一併運回了西北。

於是洛蔚寧令前軍先到馬崗縣安營紮寨,先協助守護縣城,至於解圍晉城,等她到了再商議。

大軍又行了五六日,終於到了馬崗縣。陸縣令早已命人佈置好營地讓軍隊進駐。洛蔚寧令李家兄弟處理屯兵事宜,她和柳澈則向陸縣令瞭解戰事。

“步帥,是陸某無能,佔據山崗畏縮不出,無法替晉城解圍。”

一見到洛蔚寧,陸縣令就自責了起來。

只見這個陸縣令四十多歲的年紀,唇上蓄著一抹黑鬍子,面容黝黑,看起來淳樸老實,但卻是這樣的人調動全縣幾萬壯丁,擋住了順國南下的步伐,比多少丟棄城池的軍隊將領還要英勇無畏。

洛蔚寧寬慰道:“馬崗縣兵員不足,陸縣令訓練百姓就能擋住順國的進攻,已經是立下大功,至於解圍晉城那是本帥的責任。你放心,我會將你的功勞寫在軍文上回稟官家的。”

陸縣令誠惶誠恐地拱手道:“陸某不敢當,還望洛將軍收回好意。”

洛蔚寧笑笑,不置一詞。內心又覺諷刺,丟棄城池的官員將領不斷上書為自身洗脫,更無恥的還趁機邀功,而像陸縣令這樣真正精忠為國的人卻謙遜低調,仍然身處卑微,不能不說是大周的不幸。

她沒和陸縣令繼續爭論此事,很快就商量起正事。

這幾日,十萬禁軍進駐馬崗縣的訊息不脛而走,順國也不敢繼續派兵騷擾,馬崗縣得到了短暫的安寧,洛蔚寧、柳澈等人便和陸縣令開始談論解圍晉城的計劃。

大周高祖武將出身,歷代皇帝都不斷削弱將帥權力,防止發生兵變。所以自平定天下後便立下規定,但凡有戰,出兵計劃和作戰計劃都在樞密院和兵部的主持下商討定下,將帥直接帶兵按計劃執行。

經歷唐家軍在通天谷全軍覆沒的慘劇後,這次商定好的救援計劃分東西兩路向晉城進發,既可以達到分散敵軍兵力,增大勝算,又能避免我軍再次發生唐家軍之類的慘劇。

洛蔚寧坐在上座,望著偏座的陸縣令,道:“計劃就是這樣,勞煩陸縣令找幾個熟悉地形的壯丁帶路了。”

陸縣令低垂臉頰,頻頻皺眉。柳澈側靠在交椅,單手扶額,盯著牆壁上的地形圖思索,視線掃到陸縣令身上。

她奇道:“陸縣令覺得這個計劃如何?”

陸縣令本覺得質疑朝廷的計劃實在不妥,但柳澈的詢問給了他鼓舞,就拱手道:“步帥還請三思,東西兩面皆叢林密佈,順國很有可能設下埋伏。”

洛蔚寧道:“但此處能通往晉城的只有東西中三路,東西都不能走,難不成走中路通天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