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渡首先痛斥道:“若不是洛蔚寧擊退順國的攻勢,你們哪還能好好地站在這裡說話?戰事未結束,就對功臣無端揣測,就不怕寒了大周將士們的心?”
兵部尚書和那名文官被罵得無地自容,低垂著臉不再說話。
趙珙也道:“父皇,如今順國壓境,大周已到了不破不立的境地,由洛卿權知經略使方能凝聚士氣。”
群臣意見不一,吵了起來,趙建聽得不耐煩,又開始扶著隱隱作疼的腦門。
這時候,向從天終於忍不住舉起芴板道:“官家……”
趙建怒喝:“好了,都別吵了!”
頓時,殿內又變得鴉雀無聲。
向從天接著道:“討論此事不如先討論議和。據楚王的訊息,順國已答應停戰議和,但前提是禁軍退後十裡。臣以為,如今不是冊封經略安撫使的時候,而是讓戰事盡快平息。”
向從天口中的楚王即四皇子。他此話一出,趙珙和秦渡立即大急。
趙珙分外激動,“向王爺,如今正是一鼓作氣驅逐順國的時候,為何還要答應順國退避十裡?”
秦渡看著趙建道:“官家,臣認為太子殿下言之有理,順國毫無信用,多次停戰議和卻又突然襲擊,此次不能再信了!”
向從天平靜道:“這次洛蔚寧率禁軍出征,本就是威嚇順國答應議和,既然目的已達到,為何又改變主意?”
經向從天這麼一說,趙建忽然就想起了初心。
“雖然洛蔚寧三戰三捷,有望解圍晉城。可晉城之後還有離河,驅逐順國並非易事。少則耗費三五月,多則幾年,對國庫對百姓都損耗極大,還不如趁著順國膽怯,早日和談。”
隨後,朝中半數以上官員都舉起芴板,躬身附議。
趙建見狀也開始考慮起議和,他捋著鬍子點了點頭,心想有洛蔚寧的三戰三捷在前,順國這次議和就不敢獅子大開口,更不敢讓大周俯首稱臣了。
秦渡心急,欲阻止和談,趙建卻擺手打斷了他,道:“此事就這麼定吧!至於洛蔚寧違抗朝廷作戰計劃,朕就當是將功抵過了。”
楊晞在宮中聽聞洛蔚寧的奏摺從北境傳回,懷揣著喜悅,酉時過後就匆匆回了洛府。果然,進門就見洛寶寶拿著一封信,興高采烈地跑向她。
“嫂嫂,阿寧給你傳信了!”
楊晞高興地奪過信封,和洛寶寶一起小跑著回內堂,坐在一起方拆信。展信前心如擂鼓,她停下動作,撫著胸口平息了緊張才開啟了信。
信上密密麻麻寫滿了兩張紙,先是問候她和寶寶,然後告訴她們她打了勝仗,為大周收複失地。
“一切安好,總有歸期,望巺子切勿憂思。”
這是信中最後一句話,楊晞看完後,把信捧在心口,心滿意足地笑了。
隨後,她和洛寶寶就來到洛奶奶的靈位前,楊晞在爐子裡插了三炷香,道:“奶奶,這是我代阿寧給你上的香。她如今可出息了,為大周收複了失地,挽救國家於危難之中,她希望你能看在這份上原諒她,原諒她當初不遵照你的遺願回老家過安穩日子。”
洛寶寶笑了笑,道:“奶奶素來尊重我們的選擇,一定會原諒阿寧的。”轉而對著洛奶奶的靈位道,“奶奶,你在天上看到了嗎,阿寧成了大周的英雄了!”
【??作者有話說】
ps:大周,最後還是會毀在勾心鬥角的文官手裡。
柳軍師,好像有點桃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