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 ? 家書抵萬金
◎活著歸家,勿忘,勿忘……◎
“洛蔚寧違抗朝廷命令, 擅自進兵,破壞議和大事,且明知故犯,陷皇室於危難。朕念及三戰三捷之功, 免其刑罰。但其年輕氣盛, 不宜擁兵,即日起免除侍衛步軍司都指揮使並蕩寇軍統帥兩職, 降為侍衛步軍司副都指揮使, 蕩寇軍副將。”
晉城府衙大堂裡, 洛蔚寧領著柳澈、孟樾、李家兄弟等將領跪在地上聽著傳旨的驛站小將宣讀聖旨, 身邊還有鐘知府、秦揚和幾名幕僚。
當聽聞自己被剝奪兵權後,洛蔚寧大為震驚,頓時渾身都發麻了, 接下來驛站小將又讀了一道聖旨,但她幾乎聽不進耳朵, 只隱約聽到官家賞識秦揚協助守護晉城的功勞, 把原本屬於她的步軍司統帥和蕩寇軍將軍的職位都轉給了秦揚。
蕩寇軍即洛蔚寧率領北上解圍晉城的十萬大軍的軍號, 被褫奪侍衛步軍司統帥一職她倒不在意,但蕩寇軍是她親自挑選親自訓練出來的,士兵大部分出自神衛軍,是她北伐收複失地, 驅逐順國的希望, 如今兵權落在小人手上, 自己屈居秦揚之下,教她如何咽得下這口氣?
“洛將軍, 接旨吧!”
此時, 秦揚激動地接下了聖旨, 而洛蔚寧還跪在地上發愣,傳旨的小將忍不住提醒道。
柳澈拉了拉洛蔚寧的衣袖,她才回過神來,聲音帶著無奈,“好,臣……謝過官家。”
說完舉起雙手接過聖旨,秦揚瞥向她,毫不掩飾地從眼尾露出得意的光芒。洛蔚寧察覺到對方的嘲諷,身心俱疲的她並沒多看一眼,聖旨已下,所有爭辯都沒有意義了。
李超靖氣不過來,站起來後忍不住沖傳聖旨的小將質問:“這不公平,當時在汴京聽聞唐家軍全軍覆沒,所有人嚇得魂飛魄散,都不敢領兵替晉城解圍,只有我們洛將軍義無反顧接下任務,為大周立下赫赫戰功,朝廷怎麼能這樣對她?官家到底在想什麼?”
“阿靖!”柳澈立即出言呵斥,並拉了拉他的臂,以免他沖動之下說出對皇帝不敬的話,落入他人口實。
傳旨的小將神色平靜,不喜也不怒,道:“在下只是一名驛站小將,朝廷的想法固然無法知曉。對了,洛將軍,這兒還有兩封家書。”
說著,傳驛的小將從掛在身上的布囊裡取出兩封信遞給洛蔚寧,洛蔚寧聽聞是家書,趕緊奪過了信函,她認得信封上是楊晞的字跡,瞬時展開了笑容。
楊晞的家書已然成為洛蔚寧今日唯一的安慰,她如捧著稀世寶物一樣捧著信封看了好一會,才小心翼翼地藏進衣襟裡。
秦揚看了看她手裡的信,即便拿到了兵權也難以抵擋此刻的嫉恨,不甘地嚥下了一口唾沫。
隨後洛蔚寧按照聖旨的意思,到軍營裡將兵權和軍務轉交給秦揚。
忙碌至深夜,她回到營房,像是脫了力一般坐在書案上,背靠椅背,藉著昏黃的燈光,盯著屋頂上那片漆黑陷入了沉思。想起衣襟裡還藏著兩封家書,悽然的神色轉而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從衣襟取出家書,坐正了身軀。驛站士兵說兩封家書是先後送到的,由於朝廷發出的第一道文書中途被攔截,隨之送到的家書亦擱置在驛站,直到聖旨傳來才與第二份家書一同送來。
按照士兵的指使,她先拆開第一封信,裡面三張紙,滿滿都是楊晞的字跡。那是楊晞得知她三戰三捷後寫下的,先是告知她家中的情況,包括寶寶和貍奴麻花;接著告訴她她成了汴京人人皆知的衛國大英雄,稱贊她對士兵訓練有方,在戰場上用兵如神,同樣成了楊晞景仰的大英雄,不知對方是發自內心的景仰還是為了逗她開心。
信中辭藻俏皮,滿滿的愛意,洛蔚寧看得咧嘴笑開,短暫地拋卻了被罷職的痛苦。
她接著翻閱最後一張,可以看出楊晞對她凱旋汴京,兩人早日團聚充滿了希望。書信中,楊晞的言辭愈發期盼,洛蔚寧的笑容也愈發的僵硬,最後輕輕擱下信,發出一聲悲涼的嘆息。
她捏著第二封家書,遲遲不敢開啟。她知道那是朝廷決定剝奪她的兵權後楊晞寫下的,對方所有的期盼終究變成竹籃打水,她著實不敢看楊晞有多失望,多痛苦。
燈光映照下,洛蔚寧捏著家書的手微微顫抖著,俊朗的面容充滿痛苦,再也瞧不出當初的意氣風發。她深深地呼吸一口氣,然後才慢慢拆開了信封。
信曰:
今朝朝堂之上,盡數重臣彈劾,官家遂褫奪夫郎手中兵權。感念夫郎有悲天憫人、拯救蒼生之心;胸懷盡忠報國、驅除強虜之志。噩訊抵達邊疆,夫郎定痛心疾首,妾先聞之,亦感夫妻連心之痛,為君悲愴落淚且寫下此書:
自古以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官家乃大周之主,江山宿命之主宰,縱然君有心力挽狂瀾,易難改為人臣子,需遵守君命之實。家國、蒼生尤有定數,君為妾夫郎,與妾同是芸芸眾生之一,既是凡人,毋須獨自攬下蒼生之責,獨自承受煎熬。君以凡人之軀,為儲存大周、捍衛天下赴湯蹈火,勞苦功高,天知、地知、妾更知。故願君寵辱莫驚,振作精神,勿自暴自棄。
有人方成家,有家方成國,今日忍辱偷生,他日方能護佑蒼生。
君為長城,護妾身處安寧;君為明月,引妾行到天明。自與君執手便忠於君,生生世世,矢志不渝,願君聞之,活著歸家,勿忘,勿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