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正是這個時候了。
洛蔚寧怔了怔,恍然想了起來。
第二日,汴京城開封府。
那些在進城通道被盤查判定為形跡可疑的人都暫時關押在開封府的大牢裡,李超廣授命協助審問。晌午時分,他剛從府衙行出來就碰到了秦揚。
秦揚領著兩名副將,往府衙裡走去。
李超廣先瞧見了他,如往常那般,心裡波瀾起伏,恨意翻湧,然後靠理智強硬壓制著,臉上裝出敬畏。
拱手道:“卑職見過大帥。”
秦揚效忠向從天,聯手篡奪朝政,如今也得償所願成為了大周的兵馬副帥,表面上比禁軍殿前司都指揮使鄭銘要低一品,實際上他掌握著兵權,勢力更大。
秦揚停下腳步,睥睨著李超廣,眼中現出了猜忌。
道:“聽人說,昨日你進了一趟楊府……”
李超廣早料到會被盤問,故而昨日得知洛蔚寧還活著,想親口把訊息告訴楊晞前就想了一個正當的理由。他早有準備,於是神色平淡道:“是的,多謝大帥關心,昨日去找楊醫官實在是不得已為之。自吾弟戰死以後,家母思念成疾,近來越來越嚴重,宮裡的禦醫卑職也找過,奈何不見效。楊醫官以前在宮裡擅治婦病,所以卑職唯有嘗試求助她。雖然此前有過過節,可念在一場舊識,楊醫官並沒見死不救。”
秦揚的臉上浮現揣測之意,想起一個月前就聽聞李超廣提及母親生病,告過兩日假陪伴。如今病重找楊晞開方子也不足為奇,於是他放下猜忌,道:“原來如此,還望令尊早日痊癒。”
“多謝大帥。”
李超廣回頭看著秦揚跨過門檻,頭也不回地踏進開封府,放心地舒出一口氣,這事算過關了。
那廂楊晞得知洛蔚寧還活著,料到她想進城,接下來幾日必然還在京城周邊行動,便和楊仲清商量以楊家的名義在城門外設定粥棚,施粥賑災,楊仲清很快就派人籌備了起來。
而這廂洛蔚寧和柳澈到各個城門外觀察,尋找可以入城的漏洞。然而每個城門都和北門一樣,只開兩個城門,禁軍對入城者的盤查同樣嚴苛。
第三日兩人來到西門外,發現此處景緻和其他城門外別無二致。除了入城的隊伍排成長龍,附近還聚集了許多無家可歸的難民,他們都沒有通行路條,面對城門搭起長長的廊棚,帶著孩、老人席地而躺,為的是朝廷開恩收容他們入城。
不知過了多久,難民棚裡一陣躁動,原本躺著久久不動的難民紛紛坐起來,接著拿起碗,攜老扶幼跟著人流而去。
柳澈和洛蔚寧疑惑地望著他們。
柳澈忍不住嘀咕,“他們去哪了?”
這時候,一名茶肆夥計小跑回來,臉上帶著燦爛的笑容。他胸前掛著一寬而扁的木蒸籠,裝著熱騰騰的包子,上面還鋪著蒸包子的那層白布。
他回到蒸籠旁對老闆說:“當家的,今日不必做那麼多包子了,北門那邊有人施粥,賣不動咯!”
看著夥計解下蒸籠,柳澈抬高聲音問:“這位兄弟,什麼人在北門施粥?”
夥計笑道:“聽說是楊家,汴京有名的醫家,族中許多人在宮裡當禦醫,果然還是大夫心善!”
洛蔚寧聽到楊家兩個字後,陡然震驚,整個人都僵住了,腦子頓時一片空白。過了半晌才猛然驚醒,望向柳澈。
“看來這粥是為你而施的!”
柳澈也激動地笑了,有點意料不到。這件事起碼讓她得到兩個資訊,一是楊晞已然得知洛蔚寧還活著,故意在北門外施粥,為了把洛蔚寧吸引過去,還大肆放出訊息;二是,那日李超廣一定看見了她們,是他把訊息告訴楊晞的。她想……以楊晞縝密的心思,不至於被李超廣利用來抓捕洛蔚寧,只有一種可能,那便是李超廣並沒叛變。
然而當她從思索中回過神來,高興地準備把自己的判斷告訴洛蔚寧的時候,卻發現眼前的座位空了。
“洛蔚寧?”
她回頭一看,對方的背影都離開了五步遠。
“豈有此理,也不等等我!”
她猛地站起來,順手擱下幾枚銅板,然後拔腿追向洛蔚寧。
洛蔚寧腳步匆匆,柳澈比她矮上一截,小跑著才勉強跟上了她。她們很快來到北門外,果然,除了等候進城的兩條隊伍,還多了幾條隊,男女老幼皆有,許多人頭發散亂,衣衫骯髒,無一不拿著一個空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