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228 ? 從貧民到帝王

“都平身吧!”

眾人起身後,柳澈側身看向後方,然後羅三問帶著兩名繡娘走上前來。

繡娘各捧一託盤,上面分別是龍袍與帝冠。洛蔚寧看到後,淺吃一驚,望向柳澈。

柳澈微微一笑。

是的,早在她決定攔截勤王令的時候就安排繡娘趕制龍袍了,至今兩餘月的時間,對於製作龍袍帝冠來說,時間算倉促,但做出來的成品姑且能用。

龍袍乃玄色鑲紅邊袞服,由羅三問和胡昆各執一邊,親手為洛蔚寧穿上,孟樾和謝搖雲則為其配上龍紋鑲金皮腰帶。

洛蔚寧穿好袞服後重新坐下來。柳澈捧著十二旒冕走到她面前,深深地看著洛蔚寧。這個歷經劫難仍然心地純良的女子,她輔佐多年,從天真到睿智的女子,今日終於坐上這個位置了。

她感動欲哭,道:“陛下,皇冠很重,您可要承受住了。”

洛蔚寧微微一笑,點了下頭。

最後,柳澈把十二旒冕戴進洛蔚寧的頭上。

洛蔚寧挺身站起來,看著眾人跪下,高呼萬歲,她心潮澎湃,但激動之餘不免覺得遺憾。

要是今日為她穿上龍袍戴上旒冕的人是楊晞就好了,要是此刻楊晞鳳冠霞帔,以皇後身份站在她身邊就好了。

登基儀式匆匆舉行,第二日洛蔚寧才和柳澈、羅三問及其他文臣武將商議國是。

洛蔚寧非趙姓,沿用周國號不妥,遂改國號為夏,暫時定都曲州,改名中都,年號崇寧。

至於皇帝稱謂……

洛蔚寧道:“ 老子言,貴必以賤為本,高必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轂。”

為推行民貴君輕理念,所以洛蔚寧立下規定,夏朝君王自稱孤或寡人,臣子百姓則稱她為“陛下。”

柳澈聽後,微笑著連連頷首。洛蔚寧推崇老子,她就猜到對方有此想法,故而昨日為她加冕的時候便試著喚她陛下。

新朝建立,朝廷班底固然要盡早建立,但前周朝廷班底幾乎都隨著趙珙一起被俘虜了,於是洛蔚寧選擇用自己的班底。冊封柳澈為丞相,胡昆為驃騎大將軍兼太尉,孟樾封輔國大將軍兼兵部侍郎,謝搖雲為鎮國大將軍兼金吾衛上將軍,負責保護洛蔚寧的安全。而在清寧軍主管軍務財政的羅三問自認為年紀尚輕,欠缺治國經驗,推卻了戶部尚書的冊封,只領了戶部侍郎一職。

為了穩定局勢,洛蔚寧對許多支援她的文臣武將許以要職,如兵部尚書、戶部尚書等。另外清寧軍部將及洛寶寶也得了封賞。

由於夏朝各地方官府都沿用前周班底,為號召百姓及防止官府思變,洛蔚寧對外高舉“討伐晉廷,為趙珙報仇”的旗幟,並立下誓約,若收複江山,待她終老之日,定將江山歸還趙氏。

夏朝立國,大肆封賞,大大提振了士氣。且洛蔚寧命全軍增加打坐訓練,士兵作戰心無雜念,戰力大大提升,面對晉順聯軍,把戰線牢牢穩在了淮東北部,兩方軍隊幾乎在同一個地方來回拉鋸,且打且停,就這樣過了一年。

這一年,孟樾守淮東,另一名女將江水協助其他軍隊守淮西,而胡昆,洛蔚寧則安排他領兵入西山路,趕在晉廷加強防守前拿下此地。

除了戰區,大夏其他地方都維持著和平,加上新施行的農商條令大大促進了糧食産量和商業發展,百姓得以安居樂業。反觀晉廷,為了得到順軍協助,需向順國支付巨額軍費。加上向從天底下的官員為了斂財不擇手段,晉廷控制區百姓貧困交加,交界地常有難民湧入夏國。

這日早朝,洛蔚寧正與臣子商討難民之事。

“羅侍郎曾說過,財富的本源乃人的需要與勞動,可見沒有人,一切就無從談起。連年打仗,百姓死亡眾多,青壯年又不敢生育兒女。臣以為,大夏應該繼續接納難民,既可以補充勞力,創造財富,又可以補充兵源。”

夏朝的官袍類似於前周,是左側開口的圓領長袍,按官品等級仍分紫、紅、青三色。而帽子從前周的長翅烏紗帽改為短翅烏紗帽。

洛蔚寧所穿的天子常服樣式與官員無異,但顏色為獨一無二的明黃色,袍上前後各繡著一條五爪金龍,頭上戴的則為黃色無翅帽,整個人看起來豐神俊朗。

她端坐在龍椅,看著站在百官之首位置,身穿一襲紫袍的柳澈,聽著她的分析,認同地點了點頭。

然而柳澈話音剛落,尚書令就站了出來,舉著芴板道:“陛下,柳相所言甚是。只是那些難民成群結隊地來,數量甚多。他們到了城裡沒有吃喝就作奸犯科,大夏百姓為此苦不堪言。再者,臣擔心裡面混入諜人,於大夏不利。”

洛蔚寧認為尚書令也說得在理,在吸納難民的同時的確應該兼顧本國的安危。

想了想,道:“二位卿家的考量都有道理。人,我們是要的,但也不能放任他們在城裡流浪作亂。丁尚書。”

洛蔚寧看向戶部尚書丁文方。

丁文方四十出頭,既是前周戶部尚書,也是趙珙身邊唯一逃過被俘虜命運的重臣。

他舉著芴板站到中間,“臣在。”

洛蔚寧吩咐道:“你與刑部商量一下,把所有難民安置起來,先調查身世,若是平頭百姓,就安排到地裡分配居所和耕種任務。疑似諜人的再逐回邊界。以後逃過來的難民也照此辦法處置。”

只見丁文方面色為難,“陛下,難民數量眾多,安置的花費可不少。如今大夏多路作戰,庫銀還得多留存一些作軍費。”

聞言,洛蔚寧的眉頭不由得蹙了蹙。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