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宣哼道:“這你就有所不知了!其實禪域的禪機殿極為厲害,他們在禪域經營已久,無論是網點還是反應速度,都是我們現在比不上的。而且他們現在已經注意到流風這個人了,據我所知,禪機殿已將流風列入禪尊級資訊,重點跟進!”
“什麼?禪尊級?!”秀貞愕然。
“不錯!光憑他讓師舍改換門庭,又在蔓陀城一天之內收了十幾萬奴婢的舉動,當然值得上一個禪尊的級別!”
“哇…”
秀貞、花菊,還有其他跟來的大小頭目均是驚呼一聲,感到不好了。
沒想到禪機殿竟然如此乾脆地給流風封了一個禪尊的封號,雖然還沒有到禪仙,但這對一個小金丹來說,簡直就是太不可思議!
不過,想想也是,能同時引起天機殿和禪機殿如此重視之人,得個禪尊的封號似乎也並不為過!
只是如此一來,競爭就加劇了!
在禪域範圍內,禪機殿的底蘊更厚,天機殿想要勝出,當然得有特別的法子,秀貞仙子和桓宣等人很快鑽進穿雲山脈下方一個客棧,商議起來…
十方界極大極廣,十方大山層巒疊嶂,綿延千萬裡,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由於是禪道重地,幾乎每座山中都有廟宇和禪道修行之處。
這裡許多地方都屬於穿雲寺,比如許多廟堂、佛舍、齋堂、修煉洞府、靈田、靈林、靈原、靈湖…
其實,穿雲寺本身絕對是富甲一方,根本無需靠香客的香火錢來接濟,相反,他們每年還會拿出無數的錢,去接濟周圍那些資源貧乏的中小修真宗門和貧苦百姓。
許多靈田靈林靈原靈湖都是寺中禪修在管理,當然,邊緣還有許多荒地,則租給附近的普通人家去開荒耕種,也只是象徵性收點租金而已。
穿雲寺的做法為他們贏得了更好的名聲,所以,十方界內的人都對穿雲寺頂禮膜拜,甚至往外更大的區域也是如此,每天都有香客慕名遠道而來,就為了能到總寺峰頂的穿雲大殿去進一柱香,許一個願,捐一次錢!
山路上有禁空大陣,只有王者以上才能飛行,想要從山下登到峰頂,本身就是一個極大的考驗,考驗香客們的信心、決心和那顆虔誠之心!
人們既已來到山下,誰也不甘心空手而回,他們一般都會先在山下的客棧休整一天,然後在第二天一早,懷著一顆顆虔誠膜拜之心,拾級而登,山路上香客的身影絡繹不絕,形成一道道靚麗的風景…
香客們向禪之心不變,成就了穿雲寺萬年不敗的興旺香火,令人豔羨,但在穿雲寺本身,此時卻是暗藏著巨大的隱憂!
總寺住持就是禪尊智明大師。
穿雲寺數名智字輩禪修都已晉級到禪仙級別,為何智明大師作為總寺住持,卻仍是禪尊一枚,這就要追溯到數千年前的那一次著名的問禪大會了。
當時智明大師獲得問禪塔給出的五道禪道之光,比智惠大師的三道,以及智清大師的零道都要多,但比智豐大師的十九道要少,不過,後來穿雲寺高層一致認為是問禪塔出了問題,所以,就讓智惠、智清和智豐都到分寺去當了住持,而智明大師則如願以償地當上了總寺住持。
然而,這僅僅是爭端的開始。
這樣處理之後,智明大師和智清大師兩人就被推到了風口浪尖之上,圍繞著兩人的優劣,許多人爭論不休,還在內部形成了對立的兩派,擁戴各自支援的人,內耗不斷。
相比之下,智明大師較為憨厚,而智清大師則是一代梟雄,智明大師要與智清比,可以說還嫩得很,因此,兩派爭論的結果,形成一個定論,那就是智清大師遠遠比智明大師要優秀得多,所以,智明大師當上總寺住持其實就是竊取了本該屬於智清大師之位,因此,智明大師就是一個低能兒加卑鄙加無恥加小人…
從此,智明大師的狀態一落千丈,在修煉上遲遲不能有所長進,數千年的時光中,眼睜睜地看著智惠、智清、智豐、智達等人一個個晉級為禪仙,自己卻在禪尊級別上停滯不前!
而一名禪尊在人才濟濟的穿雲寺竟然霸佔著總寺住持之位,這說出去簡直就是一個笑話,同時,也是智明大師一個極大的心病,但是,他卻無法從這個位置上退出來!
世事有時就是如此操蛋,總寺住持的位置本來是不少人覬覦已久的,但卻沒有人敢提出讓智明大師退位,另選能人。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智清大師的存在,在一定意義上,他已經成為穿雲寺實際上的總寺住持,別人無論是誰去當,都要面臨他的挑戰!
智清極為狡猾,他根本不想去當這個撈什子總寺住持,以免成為眾矢之的,反而,他一心一意地經營自己的勢力範圍,發展門人弟子,發展信眾香客,不斷蠶食周圍區域,聯絡禪域其他強勢大能合作成為盟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