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四章 親子互動

中午放學一進家門,丁學成見到奶奶在做糖醋鯽魚,盆子裡還養著幾條活鯽魚,電飯煲格子裡熱著“糖醋排骨”。

“奶奶,糖醋排骨是菜市場買的,還是在飯店買的?”

“要學做正宗的‘糖醋排骨’,當然是學飯店做的,所以我去那邊大飯店訂了一份。好幾十塊呢,太貴了,成本充其量10塊錢,還是在家裡做划算。”

“嗯,我問過老師怎麼做‘糖醋排骨’了,等會我寫下來,念給奶奶聽;週末回家教奶奶做,做好了和爺爺一起吃!”

“小寶講孝心,爺爺會開心的!糖醋鯽魚做好了,慢點吃,小心刺卡著!”

“等會和奶奶一起吃,您先說說野生鯽魚和家養鯽魚的區別。”

“為了說清楚,我買了兩種鯽魚。這個是家養的,味道差些,所以做成糖醋鯽魚,吃起來和野生的不是很明顯。”

奶奶把小孫子拉到盆子邊,指著盆子裡鯽魚開始解釋。

“盆裡這兩條是家養的,大些;這三條是野生鯽魚,明顯要小些。野生鯽魚味道鮮美,晚餐煮湯喝你就明白了。”

“家養的也有小鯽魚吧?怎麼知道它不是野生的?”

“首先看腹部的寬度,野生的窄、扁,家養的寬、肥。你看明顯不?”

“嗯,是很明顯,人工餵養的魚也和養豬一樣,吃得飽飽的,長得胖!”

“再看眼睛,野生的魚眼青黑,家養的魚眼有紅斑。看到沒?”

“還真是,明顯不一樣啊!”

“再者看腮,我撥開你看,野生的腮乾淨、鮮紅,家養的腮顏色比較暗,發黑色,有混泥粘著。還有鱗片顏色,野生鯽魚顏色發黑,略帶金屬光澤,陽光下可以出現金光;養殖的鯽魚鱗片灰白,無光澤感。野生鯽魚的腦袋比較小,而且呈尖三角,由腮部銳減,出現明顯彎曲;相反養殖的鯽魚魚頭比較龐大肥碩,由腮部到頭部口腔連線處比較渾圓。”

“從外部一眼就分出來了,奶奶,你真厲害!”

“經常買菜的婦女都知道的,特別是農村人,對這些更清楚。”

“魚的內面都一樣吧?”

“也有區別,破開魚肚看肚腸,野生的肚腸少且很乾淨,家養的肚腸多且肥。由於生長環境和攝取食物的差別,野生鯽魚口腔內部顏色為白色或淡綠色;相反的養殖的鯽魚由於長期接觸飼料,口腔內的顏色多為灰色或灰黑色。另外野生鯽魚體形較小,體態修長,遊動有力,養殖鯽魚體形較大,體態偏胖,遊動不是那麼積極。你用手按一下魚的身體,野魚結實有很強彈性,而家養的軟一些。”

“手感真的不一樣!有這麼多區別啊,真是生活處處皆學問。”

“小寶說話很有道理!吃了糖醋魚,晚飯再喝野生鯽魚湯,你就知道味道是不一樣的,野魚的鮮味也足一些。”

“哦,那我要好好品嚐!”

“恭喜波波,運用人體感覺器官觀察生活中的物體,親子活動任務完成,獎勵500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