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天明,夏言趁著天光,掃家門口的那灘汙物。
這一灘就是陳文炳昨晚吐的,看樣子,至少值他們家家產的八分之一。
陳文炳昨晚回家倒頭就睡,已經喝斷片兒了。
夏言覺得應該收集起來,等他酒醒了後,去問問還要不要。
灑灰清掃,再用簸箕裝好放在院子角落,只能先這樣了。
夏言去水缸處舀出一瓢水洗了洗手,回到了書房。
陳文炳這一來一鬧,耽擱了大半天時間,接下來得抓緊了。
夏言拿出那本《鑽劍》劍譜,仔細翻閱起來。
昨天他在藏劍閣就粗粗瀏覽過,知道這本劍術的思路,跟自己的“螺旋劍勁”是一致的。
都是內勁分岔之後,再以螺旋的方式擰在一起,這會比起沒分岔的單股內勁強很多。
要實現這些,最關鍵的就是對經脈的理解。
夏言對經脈的理解當然沒問題,可惜境界目前只有二重初期。
二重初期,勁道已經剛柔並濟,可這到底只是外勁,內勁暫時還沒有。
外勁由肌肉慢慢練進臟腑,五臟六腑的活力被激發,繼而體力越來越悠長,這是二重中期。
五臟六腑活力被徹底激發後,丹田之內就會凝練出內勁,這是二重巔峰。
因此內勁螺旋這個事情,夏言暫時不著急,他主要看這本劍術的劍招。
劍招即是打法,也是練法。
只要活學活用,可以禦敵鬥劍。演練起來也可以打熬身體,讓外勁慢慢進入臟腑。
“洪荒”裡也有各種劍招,夏言本人也創造過不少,不過那是虛擬世界的東西。
作為劍術閱歷可以,對敵的時候拿來參考。
演練就算了,不但打熬身體的效果成疑,而且萬一肌肉記憶練得不對,糾正起來也麻煩。
因此這會兒,夏言先把劍譜前半部分論述跳過去了,直接看後面的劍招圖示。
這種劍招的圖示,是有規範的。
畫風很簡練,寥寥數筆,就把人和劍給勾勒出來了,都是黑色線條。
身體發力的部位,會用紅色的小點標註。
長劍的走勢,則用藍色箭頭畫出來。
夏言翻了翻,這上面有八十一招。
這些劍招的半數是“刺”,各種姿勢下的長劍前刺。
另一半是“收”,也就是在前刺之後,怎麼收劍,繼而過渡到下一種前刺。
夏言稍稍想了想,想明白了作者為什麼會這麼設計劍招。
內勁螺旋之後,不僅強度變大,還能凝而不散,外放一段距離。
這是也是《鑽劍》的絕技,叫做“凌空鑽”。
不過“凌空鑽”也有缺陷,就是正面強,側面不行。
這個特性,正好跟手中長劍的前刺,配合上。
長劍有形而內勁無形,兩者相加令人防不勝防。
可這麼一來,每一招都是有去無回的殺招。
並非每一場戰鬥都是一招定生死,萬一沒“鑽”到怎麼辦呢?
所以要用各種“收”來做迴旋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