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緊接著,巴達斯.斯科萊魯以主力四萬人猛攻周軍右路的戰鬥,就進行的很不順利了。
張賢太耍了個手段,他把戰鬥力相對低一些的衛、金、鄭、趙等國藩軍安排在中軍掩護從朝廷來的精兵。
他自己的蜀藩精兵則和戰鬥力較強的安藩、宋藩精兵共計兩萬五千守在右路。
這是一場硬碰硬的大戰,雙方在右路三個制高點來回爭奪,戰鬥從七月二十八一直打到八月初六,足足十天,拜占庭軍始終不能打垮周軍。
此時,張賢太假裝失誤,讓拜占庭的偵察兵發現了中軍大營的蜀藩和安藩大纛。
巴達斯.斯科萊魯頓時‘恍然大悟’,原來周軍的主力在右路啊!
於是,接下來幾天,拜占庭軍除了發動一次猛攻以外,其餘都是雷聲大雨點小。
巴達斯.斯科萊魯暗中將主力集中到了中軍。
這裡是一塊開闊的平原,非常適合大兵團和騎兵作戰,左右兩翼的駐軍則像兩支大鰲一樣保護著中軍,隨時準備中軍被攻擊後,兩翼就能包夾來援。
但此時,巴達斯.斯科萊魯覺得他已經擊垮了周軍的左翼,右翼也被打的幾乎不敢主動出擊,而周軍中軍則是由二線部隊偽裝的,簡直就是天賜良機。
八月十五,凌晨。
巴達斯.斯科萊魯早就打聽到這是周軍的重要節日,又從遠處偵查到了周軍大多數營地都有歡聚的現象和聲音傳出,於是決定在凌晨發動總攻。
。。。。
周軍大營,沒有多少燈光,但從偏斜的月亮灑下的點點月光來看,大軍早就已經整裝完畢。
皇太子、敦煌郡王張能堃身上穿著金色扎甲,手持一杆裝飾異常華麗的步槊,腰間長橫刀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這一套裝備,乃是張周神奇崛起中,最為神秘的部分。
這就是張聖人最開始那套現代甲冑和武器,現在已經被傳說成了天道賜予張聖人力挽狂瀾,再興中土的天賜神兵。
“無需多言,大家都知道這一戰代表著什麼,這天下,只能有一位帝皇,那就是位於神州中土的大皇帝陛下!
現今四面八方,所有僭越稱帝者都已經俯首,唯剩西秦帝國還在自稱皇帝,是可忍孰不可忍!
就讓我與諸君一起,生擒瓦西里,用繩索套著他的脖子,把他牽到神都洛陽,獻給無上聖神皇帝!”
辰時初(凌晨七點)
拜占庭軍四萬三千人突然發動襲擊,但他們希望的很快打破周軍營寨的情況,完全沒有出現。
反而他們遭到了三千江淮弩手,兩千朝日、朝鮮強弓手的強力阻擊。
這些被冠以踏白軍的弓弩手非常精銳,個個都是力大無窮的勇士。
拜占庭軍在他們的火力攢射下死傷慘重,領頭的三個軍團兩萬人一個時辰內就損失了五千餘人,幾乎當場報廢。
巴達斯.斯科萊魯這會才知道不對勁,但已經來不及了,遠處馬蹄聲如雷,兩翼周軍的草原輕騎兵都已經奔襲過來了。
中軍三千由憾山都老四廂都抽調的三千精騎,也開始了反擊。
戰鬥到未時末(下午三點)
傷亡慘重又飢渴難耐的拜占庭軍各個軍團先後崩潰,巴達斯.斯科萊魯只能在心腹掩護下,率領後軍一萬多人撤退。
前軍最精銳的善戰軍在潰退中發揮出了最後光芒,他們在進入克爾奧盧山的關鍵隘口,進行了絕望的阻擊。
三千善戰軍幾乎全軍覆沒,但依靠險要的關口,整整阻擋了周軍追擊部隊五天,為拜占庭軍保持了最後的元氣。
八月二十,周軍進攻拜占庭軍克爾奧盧山堡壘群的進攻受到挫折,小亞細亞各地又爆發了大規模的反叛,糧道遭到威脅。
張賢太見時機還是不成熟,足足龜了二十多年的他,再次發動龜息大法。
周軍放棄強攻山區,回軍攻克麥特羅波爾之後,立刻開始派軍到各地平定叛亂,並且嚴密封鎖克爾奧盧山的物資進出。
巴達斯.斯科萊魯一直苦守到九月十五,他又召集了一兩萬新兵,加上逃回來的三萬餘人又差不多有了五萬人,但物資非常缺乏。
這次,巴達斯.斯科萊魯再也顧不得顏面什麼的了,他親自領軍開始往達達尼爾海峽撤退。
但此時,遼藩世子張能奇和魯克圖等早已封鎖了整個達達尼爾海峽,大周海軍也控制了馬爾馬拉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