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40章 孔子的平凡人生

這年的孔子,跟以前一樣平凡。不!可以用默默無聞來形容。

因為不會討好與巴結,還秉公執法,惹怒了季平子等人,從而“被下崗”了。表面上是“帶薪休假”。其實際上,就是“終身不用制”。

魯昭公見狀,只得把他招到麾下,給他家管理畜牧業。用現代語言來講,就是個“放牛郎”。

是放牛郎不是放牛娃。

不!應該是放牛倌,相當於孫悟空的“弼馬溫”。

沒有辦法!為了創辦私學,為了領一份工資養家餬口,他只得隱忍著。反正!這份官職也很清閒,“朝九晚五”,去工作單位看看,分配一下任務,檢查一下工作,做個報表後就可以回家了。

仕途上不順,但在創辦私學上面,卻積累了一定地名聲。

“孔子幼兒園”第一批學員,已經進入“大班”。阿毛等幾個年齡大一些的學員,孔子直接把他們調出來,進入“一年級”接受正規教育。

另外!每年都能招到幾個新生。

反正!此時村子裡的適齡兒童,幾乎都來孔子家上學。

另外!鄰村的有錢人家,也將娃送過來。由於有些路途,一般沒有車和傭人的家庭,是上不起這個學的。儘管孔子的學費標準很低,可“陪讀”費用太高。所以!鄰村的學生不多。

方基石回來時,孔子家的學生已經達到近三十個了。他走的時候,只有十五個學生。

孔子的教學方法正如他設想的那樣:他只管教阿毛等人。然後!低年級的學生,都交給亓官氏和方基石的兩個妾室。再則!阿毛也可以當“代課老師”,輔導同學們功課。

幼兒園課程就那麼回事,教娃們識字、寫字,然後就是玩,在玩耍中潛移默化學習新知識。

兩個妾室為了方便方忠、方恕兩人上學,從魯宮中搬了出來。

當然!魯宮中的家並沒有丟,兩人還經常帶方忠、方恕回去。畢竟!她們曾經是魯公的侍女。

魯昭公為了證明給季平子等人看,經常地把方忠、方恕兩人接到魯宮中去,好生款待,證明他與大神方基石的關係是剛剛地。這樣!就能震懾季平子等人,不敢對他怎樣。

兩個妾室利用與學生家長的關係,在村子裡買了一座院落,比孔子家還大的院落。孔子家那邊,因為孔鯉還小,不能太吵。所以!就把幼兒園搬到方基石家裡去了。孔子家這邊,只剩下阿毛等幾個已經懂事的“大學生”。

歷史記載並沒有記載孔子辦私學之前的過程,只猜測孔子大約在公元前525年,魯昭公十七年,孔子27歲前後創辦私學的。

其實不然!孔子自從宋國迎娶亓官氏回來後,就開辦私學了。

只是因為規模小,沒有引起注意。

再則!孔子又在魯宮做了小官。

自從他告別過去,不再給別人吹喇叭開始,他的生活進入一段空泛時期。沒有收入來源,又沒有新的工作。

這一段空泛時期,是對孔子的最大考驗。

在生存考驗面前,他的心志也更加堅定和成熟起來。

也有可能是:由於幼兒園遷移到了方基石家裡,孔子家裡沒有幾個“大學生”,才沒有引起外界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