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他!雖然被衛公任命為大官,可那是架空的大官,沒有實權,只有虛名。現在的他!在魯國吃了虧,也不想再從政了。
讓學生做小官可以,還可以辦些實事。而做了大官,你沒有絕對地權力你根本無法施政。你雖然是大官,可你說出來的話沒有人聽。所以!這樣地官不當也罷。
現在的孔子,不是要當官要實權,而是要名聲。只有在外面有了名聲,有了大官的頭銜,那他就不是打臉了。不然!魯國的季桓子等人,還不笑話他?
現在!衛國的君王真的擺了宮廷宴席請他吃飯。他覺得很有面子,很有自尊!有了這件事,就狠狠地打了季桓子等人的臉。你們不是說沒有人請我吃宮廷宴席嗎?這不?我來衛國後衛公就請我吃了,我是衛公的座上賓。
儘管衛公只是把他當擺設,可這足以讓孔子挽回了面子,無形地打了季桓子等人的臉。
平時的孔子,開始時住在客棧裡。後來!他住在子路的妻兄家。子路的妻子以前是宋國國籍,孃家人後來多次遷居。他的妻兄在衛國都城買了房產,平時忙於生意不在這裡住。所以!就讓子路和孔子住下了,相當於租的一樣。孔子的學堂,也設在這裡。
在亂世的時候,有時發財是很容易的。有錢人為了保命,往往在逃難的時候把房產等什麼地折價變賣,換得錢財,輕鬆上路。所以!有時運氣好,能夠用很少的錢買到別人放棄的房產。
甚至!有時幫助過別人,別人為了回報,就把別處多餘的房產送給你。至於子路妻兄是怎麼得到這處房產的,不得而知,也沒有必要去考據。
為了保持距離,方基石隱身在衛國的都城裡,並沒有去找孔子。見孔子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那麼積極,他也就放心了。
不過!好景不長!孔子的有序生活、新生活就被打斷了。
孔子是怎麼在衛國立足的?
史書上大多猜測:是因為子路的妻兄在衛國都城,才立足下去的。其實不是!是南子!
要不是南子在衛公面前美言,極力推薦,衛公是不問這些瑣事的。管理國家的事,那是大臣們的事。只有有人在他面前提及什麼什麼重要的時候,他才出面的。
衛公這種“不作為”的施政方法很有效,手下的大臣們相互爭功或者是相互爭鬥的時候,往往把事情做好。不做好不行,對手會利用這件事來整你的。
衛公有那種“帝王術”的手段,跟現代電視劇中的朱元障、康熙、雍正、乾龍等皇帝的手段一樣。
南子見孔子當了大官,領了衛國的俸祿後卻並沒有去拜見她,心裡很是不爽。
心想:你都什麼人啊?你?要不是我南子,你能這麼快就在衛國當官了?你是吃了果子忘記樹?喝水忘了挖井人啊!
在衛國,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一般大人物來到衛國,辦理完國事後,都要帶上貴重的首飾等什麼地去拜見一下這位衛夫人南子。
衛公也以此為榮,別人不是去給南子送什麼禮物的,而是去看南子的美貌。
南子的美貌,由此可見一斑。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