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不客氣的,能平平安安的把這四十萬大軍和二十萬百姓帶到奴爾幹都司,本將心裡都沒有多大的底氣,你們還吵著去平定建奴?
自己幾斤幾兩不知道?吃幾碗乾飯不知道?”
隨著劉興祚發怒,劉興治等兄弟幾個都是被訓的不言語了,劉興祚這才消了些氣,接著道:“前幾個月在瀋陽的時候,兄弟們也算是稍微出了口氣,以後這種機會還多的是。眼下先把陛下交待的任務做好,少想這些事兒!”
劉興祚急眼訓人,洪承疇這時候就已經是想要砍人了——四十萬人不夠,又加了二十萬!
然後崇禎皇帝驚奇的發現,客運火車的雛形開始出現在大明瞭——沒錯,就是客運形式的。
除了沒有動車,沒有軟硬臥鋪,也沒有軟座之外,大明朝已經開始出現硬座了……
而且和後世的一排五座不同,大明朝的客運火車在洪承疇的要求下變成了一排六座,裝的人就更多了。
洪承疇表示自己也是無奈之舉,絕望只下只能想辦法多加座位多裝人,一次多裝點兒就行了,反正不管是這四十萬士卒還是那二十萬百姓,他們都不會挑座位好壞的。
就算是挑,本尚書也當沒看見!
沒錯,就是這麼任性,反正大明就一個鐵道部,隨便你們挑毛病。
當然,還有一部分車廂是特製的,屬於平時根本就不會對外開放,雖然每天都有人打理,但是平時根本就不會出現在任何一條線路上面——皇室專用的車廂,要多寬敞就有多寬敞,要多舒服就有多舒服。
甚至於這幾節車廂的外鋼板都是特製加厚的,除非是八牛弩那或是火炮離的極近,否則的話也破不開防禦。
當然,被炸翻是有可能的,這個誰也不敢保證。
可是想要出現這種情況,除非是錦衣衛和內廠還有三千錫伯部的鐵騎全部集體叛變,否則的話根本就沒有可能。
就連崇禎皇帝知道了之後都特意的上去看了看,也不由得暗贊歷史上的這些傢伙之所以能出頭也不是沒道理的。
瞧瞧洪承疇,揣摩上意那叫一個到位,搞出來的車廂那叫一個牛逼,沒毛病。
還有另外一部分,崇禎皇帝沒看過,是屬於給各級文武官員特地準備的車廂,以備皇帝出行時隨駕人員使用,比皇室的要差一些,但是比普通的車廂就強太多了,最起碼相當於後世的餐車標準。
再然後,洪承疇覺得自己已經夠鬧心的了,就不差再多鬧心一點,於是乾脆決定把鐵路再向東修,從山海關一路向著東北的寧遠衛,再到廣寧衛,一路修下去,最後修到海州衛,再分頭修兩條支線。
一條支線調頭向南,把蓋州衛、復州衛、金州衛都連起來,另外一條則向東南方向到定遼右衛,直到義州為止。
至於說建奴會破壞鐵路什麼的,洪承疇表示並不擔心,現在的建奴跟那秋後的螞蚱也差不多,要不是皇帝陛下騰不出手來,建奴連崇禎八年的春節都不用過了。
洪承疇把計劃上報給崇禎皇帝后,崇禎皇帝也是極為乾脆的大筆一揮,修!
不就是鐵路麼,修唄,修的越長越好,越多越好,至於建奴,根本就不用考慮,翻不了天去。
而且好訊息也是一個接一個,不光大明內部在這一段時間沒鬧什麼天災一類的,連新明島也是有好訊息傳來——發現了鐵礦,而且質量不錯。
崇禎皇帝決定,先在新明島上粗煉,然後再運回大明本土,然後又心疼的看著自己的內帑暗自流淚。
朱聿鍵這幾個傢伙是好人啊,新明島上發現了煤礦,上報給自己,現在發現了鐵礦,一樣上報給了自己,而且表示要把這些鐵礦石都運回大明。
好人吶!
如果不需要賞賜他們就更好了!
但是這也只能是想想而已,畢竟功過賞罰必須要分明才能服眾,人家幾個藩王發現了鐵礦就立即上報回來,這種事兒不好好的賞賜,會傷人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