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王永梁自是忙忙活活。家裡用不著他,給了老孃一千塊錢就不管了,置辦年貨的事自然由她老人家操心。他只是照例給王吉慶、王傳道二位老師送了些菸酒、肉食之類,權作年禮。
閆彩雲很快就帶來了閆振五的回信。用她的話說,她爹非常願意接受女婿的差遣,別的不行,出力是沒有問題的,還說不要顧忌他是長輩的身份,哪裡不對的,讓永梁該說就說,該批評就批評。最後,她調皮地說:“最好不要當面給他下不來臺,畢竟他是你老丈人喲!”
王祥幫辦事很利索。二十八這天,他來到維修部,跟王永梁說了大隊研究的結果。
“永梁啊,你說的事大隊基本同意。就是有一條,有人提出來,說如果你做生意賠了錢,就按租金算,如果掙了錢,就按10%入股算。我反覆解說,咱不能兩面斧砍,只能選一條,可就是有人不同意。你看這?……。”王祥幫對沒有完全按照永梁的意思辦成事,感到非常尷尬。
“行,幫叔,就按你說的辦。”王永梁也對這種農民式的精明感到無奈,他前世今生在農村生活了很多年,自然知道老百姓的心理。
“對了幫叔,有一條你得跟大傢伙說清楚,要按這些地的租金價值根本不可能佔到10%的比例,我只是想著給咱村造點福利,我富了不能忘了我的父老鄉親。還有,我的廠子建成了,工人儘量找咱村的,這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否則,以我這樣的條件,在哪裡不能建廠?”
“是啊,我也這麼說了。大傢伙對這一條卻是不否認,都說你做事想著鄉親,是個仁義之人。”王祥幫說道。
“對了,你跟公社彙報了嗎?”
“彙報了。公社張書記非常贊成,說這是符合政策的,公社是大力支援的。說廠子開業之日,他還要到場祝賀。”
王永梁一聽,知道大事定矣,心裡非常高興。說道:“行,幫叔,謝謝你,費心了!這樣,年前是沒時間了,過了年,咱找個時間寫個協議,一開春,我就開始動工。”
“好。就這麼說定了,定協議的事抽你的時間就行,我隨時恭候。”當然,王祥幫也是非常高興。
送走王祥幫,永梁自己在屋裡想開了心事。他對村裡人提出“兩面斧砍”的條件是有心理準備的,因為他一開始就準備給村裡10%股份,他是有長遠考慮的。按當時土地的租金價值,100畝地,頂天就是每年二千塊錢,廠子10%的股份,怎麼著也得五千塊,他為什麼自甘吃虧?第一肯定有造福桑梓的想法,畢竟自己生於斯,長於斯,做點貢獻是應當的。第二就是為了減少嫉恨。因為他太知道國人仇富的心理了,一旦自己發了財,有的人就會不平衡,什麼“為富不仁”啊,“為禍鄉里”啊,各種汙水就會向你潑來。他不會去埋怨自己沒有眼光,不會抓住機會,也不去想人家付出了多少辛勞和汗水,就是想從人家身上咬下一塊肉來才解氣。王永梁分出一塊紅利,目的就是為了不讓這種嫉恨擴大化,給自己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
過了年,王永梁和大隊簽訂了德高麵粉廠租地協議,此協議還特別註明了二條:一是租地年限是二十九年,到期續約時,德高麵粉廠優先;二是租金隨行就市,三年一調,一年一交。王祥幫代表大隊簽字。
至此,德高麵粉廠各項準備工作基本就緒,專案可以啟動了。
正月十五這天,王永梁把王永水、趙春花、王祥文、閆振五招集到自己房間,開了第一次德高麵粉廠籌備會議,當然,閆彩雲肯定也在,旁聽的同時負責提壺倒水。
“咱們麵粉廠從今天開始就算正式啟動了。我先說說我的計劃,最後你們補充。”王永梁的開場白非常嚴肅,眾人見此也都肅然而坐。
“在座的就是我們麵粉廠的核心管理層,我想提醒大家的是,這個麵粉廠仍然是一個過渡企業,以後我們會越做越大,請大家相信我,這不是吹牛,你們等著看就是了。你們都是我信任的人,但你們彼此也要互相信任,精誠合作,不要為了一已之私,或者蠅頭小利而發生爭鬥。要是發生那樣的事,我不會顧念情面,毫不猶豫地把他開除出去。這是醜話,所以說在前頭。”
見眾人都點頭不已,永梁接著說:“這個麵粉廠以永水哥為主,振五叔為副手,姐負責財務和後勤。祥文目前先負責維修部,等以後條件成熟時你再抽身。”
“永水哥先去考察裝置,考察好了,我和你再一塊去談判。振五叔負責基建,我這裡有一張圖紙,你就按這個圖紙施工。”
說著,王永梁拿出一張紙,給大家亮了亮。見大家都圍上來觀看,永梁指著圖紙一一解釋:“這一百畝地我們暫時用不了,我看有三十畝就差不多,其它的等以後我們擴大規模或者再上其它廠子再用,現在要把它圈起來,僱幾個人種點菜和樹木什麼的,菜我們自己廠子要用,以後我們廠的工人都在廠裡就餐,一來不影響幹活,二來也算給大家一個福利吧。”
說到這裡,他看向趙春花,說道:“姐,你找二個會做菜的,工人們吃大鍋菜就行,但我還想開一個小餐廳,主要用來招待外來的客人,這樣咱避免了去外邊飯店,也會省不少費用。”
“讓我妹妹來就行,她把我爹的手藝都學到手了,保證讓你滿意。”趙春花道。
王永梁知道趙春花她爹是個大廚,在高平縣城一家國營飯店當廚師,水平應該很高,沒想到她妹妹也有這手藝。
“她行嗎?可以讓她來試試,要是行就用,不行的話,我可不會看你面子啊。”王永梁說。
“你就擎好吧,過天我讓她來給你做個菜嚐嚐,保你滿意。”趙春花自信滿滿地說。
“好,那這事就這樣定了。”
放下這一話題,永梁接著給大家解釋,廠房、廚房、餐廳、小餐廳、職工宿舍、門衛室等等不一而足。
說到門衛室時,他說:“我想請傳道老爺爺坐鎮,別看他年紀大了,但他有功夫,尋常人等都近不了他的身。再說,生產隊裡馬上沒有菜園了,他也快沒活幹了,就他一個人,吃住也不方便,就讓他在廠子裡看看守守,頤養天年吧。”
眾人都沒意見。
“行了,我說完了。你們有什麼補充的,現在可以說了。”永梁說著坐了下來,閆彩雲馬上狗腿地遞上茶水,永梁甜蜜地看了她一眼,美滋滋地喝了一口,靜等大家開口。
兩人的互動,閆振五自是瞧在了眼裡,心裡別提多高興了。他對這個準女婿滿意極了,對自己閨女的這個終身依靠,心裡放心得很。
“工人工資是什麼標準?”王永水問道。
“工人每月四十塊錢,你每月一百,振五叔每月八十。工人工資是高了點,但只有這樣才能吸引人才,才能增強工人們自豪感,從而增加向心力,減少管理難度。對了,現階段工人不要超過十個人,當然這不包括你們管理人員。”永梁猛然想起前世聽說的某瓜子廠的事,因為工人超過十人,被認為是走資本主義道路,要不是因緣際會,事情反映到老人家那裡,老闆差點沒了命。他可不想步其後塵,所以趕緊叮囑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