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強見李春堂反對,就提議道:“李書記,據我所知,王永梁同志雖然年紀小,但見識眼光絕非常人,我建議讓他來,各位領導聽聽他的見解,再下結論不遲。”
“行!我同意,我倒要看看這個年輕人倒底有多大能耐。”李春堂說道。
“哈哈,好。今天我們就見識見識一下這個青年才俊。付強同志,你給王永梁同志打個電話,讓他來參加會議,不要告訴他會議內容。另外,你轉告大門口的工人同志,讓他們再等一等,黨委正在開會研究他們的要求,一會兒永梁同志發言時,可以讓他們選二個代表來旁聽,就當給他們一個定心丸吧。”張建國吩咐付強道。
“是,張書記,我馬上去辦。”付強轉身出去安排一應事宜。
不到二十分鐘,會議室進來一個年輕人,身高一米七五左右,英俊帥氣,不慌不忙,沉穩冷靜,就這一份氣度,一下子博得了眾人的好感。他身後跟著一個年輕的女人,年齡稍大一點,長得也是十分俊俏。眾人正在猜測二人身份,就聽付強介紹道:“各位領導,這位就是王永梁同志,這位是德高麵粉廠辦公室主任趙蘭同志”。
介紹完畢,就見王永梁微微鞠躬:“各位領導好!”
“永梁同志,快坐。”張建國連忙招呼道。
“謝謝張書記。”王永梁道聲謝,和趙蘭坐在會議桌靠近門口的位置,付強給兩人各倒了一杯水,兩人微微欠身表示謝意。
“永梁同志,今天讓你來列席公社黨委會,主要是想聽一聽你對承包責任制的看法,如果讓你承包食品廠,你有什麼打算,希望你暢所欲言,不要藏私。”張建國笑呵呵地道。
“謝謝張書記抬愛!各位都是領導,無論理論水平還是實踐經驗都是我的老師,哪有我說話的餘地?”王永梁連忙謙虛一句。
“哈哈,不要太謙虛了,你的德高麵粉廠可是經營得非常紅火,這是我們有目共睹的。另外,我們還請了食品廠二位工人師傅旁聽,你不介意吧?”張建國見付強領進來一男一女,知道這是工人代表,示意二人落座,又給王永梁作了說明。被選為代表的正是蔣明和範芝,王永梁自然認識,瞬間明白了張建國的用意。
“當然不介意。”王永梁忙回答。
“那好,開始吧。”張建國說完,拿起筆準備記錄。
“好。”永梁低頭喝了口水,藉此機會整理了一下思路。他前世的時候沒少參加這種規模的會議,也沒少發言,所以心裡自然不怵。
“感謝各位領導給我這麼一個發言的機會,一點準備都沒有,不客氣地說心裡有點小緊張,有不對的地方,請各位領導海涵。”永梁說完,會議室內傳來幾聲善意的笑聲。
“承包責任制的本質是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既兼顧了國家、企業、經營者和生產者的利益,又改變了僵化的體制,激發了經營者和生產者的活力,是當前國有企業改革的心由之路。這一點,各位領導都是理論專家,我就不再班門弄斧了。我想談一談我承包食品廠的初衷。”
“第一,吸收農村富餘勞動力。我們縣是平原地區,也是農業大縣,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農業、農村、農民都將爆發前所未有的積極性,呈現蓬勃向上的活力,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也會大大提高農業產量。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生產力,同時也會造成生產力過剩,將來會有大量的勞動力從土地上解放出來,如何安排這些人,將會是政府的一大難題。這些閒置的勞動力會流向何方?必然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如果我們不能留住這些人,就會對我們的經濟造成很大的傷害,到時可能我們只能作為產糧區為大城市或者大企業服務。以咱們南寺公社來說,如果鄉村企業發展得好,就會留住這些外流人員,再樂觀一點,也會吸引外地人員進來。有人就有消費,有人就能創造更多的生產價值,那樣的話,咱們南寺就會真正實現經濟騰飛。”
“第二,當然是賺錢,這個毋庸諱言。可能各位領導要問,別人不賺錢,你怎麼就有把握賺錢?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首先,食品廠的產品方向沒錯。我們是平原地區,沒有礦產,沒有資源,只能在農產品方面想辦法,有小麥,就可以生產麵粉,有了麵粉,就可以生產副食品,就地取材,成本費用就低,這是我們的優勢。其次,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人民的生活會越來越富裕,對物質方面的需求,會越來越高,可以說副食品大有作為。其三,現在食品廠為什麼會虧損?體制僵化是最主要的原因,經營者的婆婆太多,幹起事來束手束腳,這是發展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還有就是管理水平太差。別的不說,就一個環境衛生就不行。食品入口,衛生是第一要務,要不人們怎麼能放心食用?再有就是產品品種單一,沒有摸準市場脈搏。”
說到這裡,永梁喝一口水,想起了蔣明和範芝,想起了張建國讓他發言的目的。
“如果我來經營,第一我要大幅度提高工人工資。現在工人工資大約每人20塊錢,我可以肯定地說,工資會在這個基礎上最起碼翻倍,有的可能會更多。這20塊錢只是保底工資,在此基礎上,我會制定一個平均生產量,超過這個生產量的,按件計酬,多勞多得。技術人員的工資還要高一些,目的是鼓勵多出新品種。第二,我會上一些新裝置,這個問題就不在這個場合說了。第三,我還是那句話,三年實現利潤一百萬元,如果達不到這個目標,我從哪裡來回那裡去,別說效益分成了,工資我也分文不取。”
“再說我的初衷之三。賺錢了,怎麼辦?有人說,把錢掖到腰包裡,願意怎麼花就怎麼花唄!不,我不想那樣做,那樣就成了貔貅了,光吃不拉了!”說到這裡,會議室裡響起了一片笑聲。
“我一直有一個情懷,就是用物質手段刺激社會風氣的好轉,用物質手段培育社會主義價值觀在我能影響的人中間開花結果。各位領導可能也已經知道了,我設立了一支‘助老扶困’基金,給我們村五十以上老人每人每月發五元錢,六十以上十元,以此類推。村裡評選出的十戶‘文明戶’,廠裡評選出的三名‘文明個人’都給予100元獎勵。錢不多,但卻真正起到了‘講文明,樹新風’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