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這天天還沒亮,王永棟、桂芳華抱著還不足一歲的兒子王鵬飛早早地就來了,不光是為了給趙春花送嫁,還要讓王鵬飛押嫁妝。
高平的風俗是,孃家在結婚當天送嫁妝,送嫁妝的要在男方家喝酒,等送嫁妝的回來,男方的迎親隊伍才能出發。所以,一般要到中午才能發嫁。
忙忙活活一大通,七點多的時候,送嫁妝的隊伍才出發,王鵬飛還小,只好讓桂芳華抱著,坐在送嫁妝的地排車上。
王家給趙春花準備的嫁妝非常豐厚。“三轉一響”和“四十八條腿”自不必說,還有王永梁送的一部麵包車、一臺冰箱、一臺空調。當然,這些,都是託王祥穗從水北買來的。
所謂“三轉一響”指的是手錶、腳踏車、縫紉機和收音機,在此基礎上,劉華還給買了一臺電視機,閆振五送了一輛摩托車,這就成了“四轉二響”。
“四十八條腿”指的是大立櫃一、梳妝檯一、高櫃一、低櫃一、單人沙發二、三人沙發一、雙人床一、寫字檯一、椅子二、飯桌一等全套傢俱。
最前邊是孫向陽駕駛的麵包車,車身前面繫著用綢子系的大紅花,後面跟著十幾輛地排車,拉這些地排車的是德高麵粉廠的工人,大部分都是王莊村人。
這份嫁妝,不要說在西關村,就是在整個高平縣,也是蠍子巴巴——獨一份。
等到嫁妝被送進景少平的家門,立即引來西關村人紛紛的讚揚聲和羨慕的目光。
有的還在低聲議論:“看來新娘子的孃家人不簡單啊,以後有景少平受得了。”
“嘿嘿,你是嫉妒吧?要是嫁給我家二小子,這麼多嫁妝,她就是天天罵我這當婆婆的,我也願意。”
“得了吧,你家二小子?你想當婆婆想瘋了吧?你們家就沒積這份陰德!”
“我打死你個不要臉的。”
“嘻嘻……”“哈哈……”
……
受景少平委託,西關大隊支部的其他人以及於向東負責招待這些送嫁的孃家人,更有伶俐的婦女把桂芳華母子接進屋裡,然後送上一個大紅包——這是給押嫁妝的喜錢,一般也就是十塊錢,但景少平愛面子,給裝了六十。
桂芳華這些年沒少掙了錢,自然不會在意這點小錢,但這六十的喜錢,代表著男方的重視,心裡也是感到滿意。
西關大隊的頭面人物和於向東都是玲瓏八面的人物,招待這些送嫁的人自是不在話下,不到十點鐘,這些人大都醉了,要不是桂芳華的干涉,這些人被好客的西關人灌成泥那是不在話下。
這些送嫁的好不容易從景家出來,孫向陽推了一輛地排車,讓桂芳華母子坐上車,帶著一群醉漢歪歪斜斜地回去了。
直到十點半,景少平穿著一新的中山裝,配戴上大紅花,騎上腳踏車,匯同迎親隊伍,向王家行去。
這迎親隊伍都是一水的腳踏車,有抱雞的,有兩個男陪娶,兩個女陪娶,共六個人,六輛腳踏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