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張文燕,朱之林的確存了小視之心。
一個年輕女性,又沒有基層工作經驗,僅憑搞了一場晚會,寫了一篇文章,就能應付得了龐雜的事務?誰都知道她是老書記的女兒,升官可以,但你要是在黨委序列還好,畢竟務虛的多,市政府是處理具體事務的,是務實的,這可不是一般人能應付得了的。
行,你當市長也不是咱能擋得住的,你來了不應該跟我交流交流嗎?沒有我的支援,你能幹成什麼事?
你張文燕要是聰明,就充分放權給我,出了政績有你功勞也就是了。你要是想攬權,那好,就把權交給你。你上任這幾天,有人跟你彙報工作嗎?你是市長又如何,我看你能玩得轉才怪。
像今天開這個會,你要對我稍有一點尊重,應該事先跟我透透氣吧?彙報不是先從排名最末的開始嗎?怎麼讓我先彙報?
朱之林的心態已經失衡了,他卻是不想一想,人家是一把手,你是二把手,你不應該主動跟人家一把手彙報嗎?
關鍵的一點,他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估計得太高了。地球離了誰都照樣轉,何況你只是一個常務副市長?
朱之林喝了口水,平復了下心情,說道:“那好。既然市長點名了,那我就先彙報。”
“我的工作當然是協助市長處理日常事務。另外主管財政、稅務、政法等部門,當前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財力不足,要保市裡的重點專案,也要保吃飯,各處都張著嘴要錢,令人焦頭爛額。好在市長來了,我肩上的擔子也輕了。下一步我一定努力配合好市長的工作,按市長的要求辦。”
朱之林說完,看了一眼池曉軍,池曉軍會意。
朱之林彙報完了,按順序應該是劉金平彙報。
“市長,我分管工業、交通、城建等部門。我市有二大支柱產業,一是捲菸,一是紡織。菸廠效益倒是不錯,但現在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紡織行業大面積虧損,現在是靠財政補貼和銀行貸款過日子。這個行業是勞動密集型,如果不想辦法,下一步將面臨大量人員的就業和吃飯問題。”
劉金平也是不停地道苦水。
輪到池曉軍彙報了,他說:“市長,我分管農、林、水。您知道,現在中央一直在強調要重視農業,要提高農產品附加值,要增加農民收入,可是咱們市的現狀是,南部山區較多,土地面積少,北部鹽鹼地多,土地產出少。最主要的是前幾年搞大壟套傷了農民的積極性,這幾年給農民打白條現象屢禁不止,原來的白條一直兌現不了,政府公信力下降,農民對政府的號召不大響應,就算有什麼好專案,要調動農民的積極性也非常困難。但中央和省裡的指示還不能不聽,請問市長,您有什麼好辦法嗎?”
聞聽此言,張文燕放下手裡的筆,優雅地喝了一口水,微微一笑說道:“先聽段市長講講吧。”
池曉軍一愣,他直接將軍,目的就是想看張文燕出個醜。張文燕早有準備,怎麼會上他的當?
聽張文燕點到自己,段紅娟說道:“市長,我分管文教衛生。教育和衛生存在的問題都是共性問題,比如一線教職員工待遇低啦,農村特別是偏遠山區缺醫少藥啦,看病貴、看病難啦,等等。造成這些現象的根本癥結還是在於沒有錢,如果資金充足,我有信心改變這些痼疾。”
副市長們發言完畢,張文燕放下筆,說說道:“好。各位市長講的我都記下來了,像朱市長講的財力不足,劉市長講的紡織行業大面積虧損,段市長講的三農,段市長講的教育和衛生方面的痼疾,等等。都很好,很切中時弊。段市長剛才問我有什麼辦法解決三農存在的問題,要說具體的辦法我沒有,畢竟我剛到一週,很多情況根本不解。但要說解決剛才諸位提的所有問題,我倒是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發展。老人家說發展才是硬道理,這是非常高明的一個說法,它為我們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和矛盾提供了一個萬能鑰匙。各位分管的工作各有不同,但都可以從發展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希望大家都開動腦筋,好好想一想自己分管的工作,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考慮不成熟的,可以跟我商量,也可以拿到市長辦公會上來討論。”
說到這裡,她停了一下,繼續說道:“接下來,我準備帶著這些問題用一個月的時間下去調研。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嘛,這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也是我們解決各種矛盾的重要法寶。在我調研期間,市政府的運轉照舊,朱市長主持日常工作,其它市長各司其職。我下去調研,不搞提前通知,不打亂下邊同志的正常工作秩序,馬秘書長陪同我下去就行了,有重大事情,可以跟他聯絡。”
張文燕這番講話,態度非常強硬,意思就是說,什麼事都來找我這當市長的,要你們副市長何用?發現問題,然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才是副手應該做的。光說問題,而沒有解決辦法,你不是失職嗎?我這市長是拍板的,不是為你們具體想辦法的。
雖然有點勉強,但也算把池曉軍扎出來的槍擋了回去。
說到最後,她徵求了一下朱之林的意見:“朱市長,你還有什麼要講的嗎?”
“市長講的高屋建瓴,讓我感到茅塞頓開,不愧是宣傳部出來的,政治理論水平的確高明。我一定好好領會市長的指示,也希望市長透過調研能給我們的分管工作以具體的指導。別的沒什麼可講的了。”朱之林一通讚揚,說白了其實就是說,你的理論水平是高,可是具體怎麼做,看你有沒有轍?不能光說不練吧?
張文燕微微一笑,沒接他的茬,接著又問了其他幾人有沒有可說的,其他人都說沒事,張文燕就宣佈散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