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燕和永梁在長輝縣城的街頭走著,隨意瀏覽,並沒有像馬學祥擔心的那樣,帶著什麼目的。
他們去了百貨大樓、農貿市場,看得出,長輝縣百姓富足,政通人和,秩序井然,文明程度較高。這說明長輝縣的施政者還是很有能力的。
兩人發現一個茶莊,永梁說道:“姐,進去喝杯茶,歇歇腳?”
“好吧,有些事我得聽聽你的建議,正好有個雅靜的所在。”張文燕答應了。
兩人進了茶莊,找了一個肅靜的地方,要了一壺龍井,兩人邊喝邊聊。
“永梁,長輝縣經濟實力不錯啊,可見縣委縣政府還是有能力的。可為什麼不在蔬菜大棚這事上給予支援呢?”張文燕問道。
“姐,大棚蔬菜這件事,不是那麼好參與的。你想啊,蔬菜本來就是季節性較強,現在的價格也放開了,有句話叫‘快馬趕不上青菜行’,有了成績吧還不那麼明顯,如果一旦出現菜賤傷農的事件,施政者的臉上就會抹了黑,所以慎重一點是必要的。”王永梁說道。
“可是,僅僅依靠農民這種自發性的經營,王大義說的那些問題根本不可能得到解決。你有沒有辦法,讓政府、菜農都受益,而且還能解決資訊不暢、運轉不靈、規模太小的辦法?”張文燕問道,王永梁在她眼裡跟諸葛亮差不多,還沒見有什麼問題難住他。
“姐,有。我的辦法就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永梁說道。
“‘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張文燕重複著這句話,思索著它的含義。
“是啊,政府不宜參與過多,要用市場的手段來運作。”永梁說道。
“你具體談談。”張文燕說道。
“好。”永梁喝了一口茶,整理了一下思路。
“姐,首先,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生活越來越好,城市的規模也會越來越大,對蔬菜的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發展蔬菜規模化種植和銷售,也是大勢所趨。中央一再強調要改善人民生活,發展‘菜籃子工程’,這和中央的要求是相符合的。”
“其次,要弱化政府的管理職能,不能什麼都大包大攬,像個保姆一樣。政府只需因勢力導,做好宣傳、推廣、倡議,在政策上予以傾斜等等。當然,蔬菜公司的成立,也可以讓政府在稅收方面得到收益。”
“第三,可以成立一個蔬菜公司,建設一個蔬菜交易中心,由蔬菜公司統一進行管理。像資訊、運轉這些事讓蔬菜公司去運作。至於規模,我覺得農民只要見到種菜可以掙錢,而且還沒有後顧之憂,就會自發式地加入進來,規模自然就會擴大,根本用不著行政手段去強制推行。”
“相信不出兩年時間,行銷全國,聞名世界,也不是什麼不能實現的夢。”
王永梁的話讓張文燕聽得眼睛一亮,覺得這個辦法太好了,照顧了政府、菜農、企業三方利益,是一個共贏的局面,這才是高明的主意啊。
“不過,永梁,有企業願意來投資嗎?”張文燕又問了一個關鍵問題。
“姐,企業都是逐利的,只要把這個創意公佈出去,肯定會有人願意投資。你要擔心沒人願意投資,我可以給你兜底。”永梁給了她一個承諾,也給了她一個底氣。
“永梁,你對我真是太好了。用你的錢來給我打造政績工程,我都不知道如何感謝你了。”張文燕自然知道永梁背後有一個商業帝國,當然香港德盛風投公司的事除外。
“說這麼見外!我是誰?你是誰?我的錢還不是你的錢?你以後在仕途上不要犯經濟方面的錯誤,用錢的話,咱有的是。”永梁覇氣無比地說道。
張文燕被永梁的話感動了,她低聲說道:“嗯,我知道了。”
她低下頭,怕讓永梁看到自己眼裡噙著的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