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十六章 酬功

池曉軍辭職,華民鋃鐺入獄,濰青官場震動。人們無暇關注這兩人去職背後的政治意義,卻被一下子空出的兩個重要職位所吸引,濰青官場又要重新洗牌了!

張文燕對於能順利揪出幕後黑手,自然歸功於永梁。她認為他是自己的福將,是他給自己帶來了好運。否則,哪有那麼巧的事,王永梁打了鄭晨陽,刺激鄭晨陽改邪歸正,又買了鄭晨陽房子,偏偏鄭晨陽不光彩的過去,讓宋建找上他。這一系列的巧合,才能順利地抓到華民。

這不是運氣是什麼?張文燕思索著如何給永梁酬功。

王永梁不去關心官場的變動,這跟自己沒有關係,他欣慰的是菜博會的籌辦終於不再受外力影響,正有條不紊、按部就班地向前推進,估計在明年4月20日之前,一定會籌備妥當。

各項工作自有張文燕、段紅娟、張全強、陳保國他們去操心,永梁在心裡把這事放下了。

他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另外一件事上——濰青紡織業。

濰青紡織有非常悠久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西漢時期,明代已頗具規模,清代逐漸式微,B人的入侵,讓濰青紡織業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建國後,在黨和國家的大力扶持下,才逐漸恢復元氣。改革開放以後,濰青紡織業得到了井噴式發展,到目前為止,全市共有78家紡織企業,門類更加齊全,在原有紡、織、印染、針織、絲綢等行業的基礎上,新發展化纖、棉紡製品、棉線帶、毛紡織、麻紡織、紡織機械等行業。

永梁讓杜曉曉找來全市紡織業的資料,發現大部分企業明盈暗虧。比如,全市紡織業生產總值是15億,利稅1532萬元,其中利潤一項為負1373萬元。這還是賬面數字,如果加上企業為了數字好看,有些該進入成本的費用不提不計,虧損數額肯定還會更大。

沒有財會經歷的讀者可能不清楚,九十年代,數字造假是很普遍的,目的就是為了數字好看,為了好給上級交待,顯得自己經營有方,為此不惜多繳企業所得稅。所謂的“吹牛逼也繳稅”就是說的這種情況。

永梁知道,接下來幾年,因為受歐美國家的經濟制裁,紡織業將迎來寒冬,如果不及時應對,全市七萬多紡織工人就會面臨大面積下崗和失業。

必須給張文燕說清其中利害關係,及時轉變思路,主動去調整產業結構,才能規避風險。

他把自己的應對策略細細地寫下來,準備找時間跟張文燕好好地談一談。

可巧,張文燕因為池曉軍和華民的事也要答謝永梁,就讓吳芸打電話,讓永梁中午去她家吃飯,永梁答應了。

眼看到了下班時間,他把自己寫的關於紡織業發展規劃放到公文包裡,起身往張文燕家走去。

按響門鈴,張華梅開啟門,把他迎了進去。

張文燕和吳芸正在廚房忙活,見到永梁來了,忙說:“永梁,我今天給你秀一下我的廚藝,你先喝口茶,一會兒就得。”

“好,能品嚐到市長親自下廚做的菜,我非常榮幸。”永梁笑道。

“小梅的飯菜做得很好,平明用不著我。今天也是一時心血來潮,你算是有口福。”張文燕嫵媚地一笑。

永梁坐到沙發上喝茶看電視,看到張文燕她們在忙活,心想,這怎麼跟在家裡差不多的待遇?

……

“永梁,上桌,菜好了。”張文燕招呼道。

永梁答應一聲來到餐桌前一看,酸菜魚、溜肝尖,還有兩個素菜,全是自己愛吃的。

張文燕拿出一瓶紅酒,對永梁說:“知道你愛喝啤酒,今天來點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