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68章 不一樣的尾噴口

完全由華夏自主設計研發的第三代戰鬥機。

可以說,一舉一動,都牽動著不知道多少人的內心。

但之前要想拍到照片,都得冒著大風險去132廠附近當臥草黨。

而且還要碰運氣。

畢竟不是每天都會進行試飛。

秦成邦一直想要出一期有關殲10的專欄,甚至連內容都已經寫了個七七八八,全面分析並估計了這個型號的設計特點和效能水平。

最終結論是全面對標F16,只在多用途效能方面略有不足。

並推測可能會在2005年之前進入部隊服役,最終成為華夏空軍的主力型號之一。

可以想見,這篇文章一定會大賣。

只是由於不確定政策是否允許,加上沒有太好的照片,才始終未能見刊。

然而這一次,殲10直接大大方方地展現在了全世界人的面前,顯然已經不存在政策方面的顧慮。

至於照片,他剛才也已經拍下了不少。

只可惜五架飛機編隊過於密集,實在沒辦法單獨拍攝某一架飛機。

……

然而,就在秦成邦視線剛要離開取景框的一瞬間。

五架戰鬥機剛好在鏡頭前面露出了尾部。

“等一下,等一下劉哥……前面有兩架飛機不對勁……”

秦成邦猛地止住了抬頭的動作。

空中編隊目前正處在低空低速飛行狀態,發動機推力很低,因此並沒有耀眼的尾焰干擾視線。

因此,他可以在高倍鏡頭的放大之下清晰地看到,最後兩架殲11的發動機,跟前面三架飛機完全不同。

除了顏色呈現亮閃閃的銀色以外,更大的區別在於,沒有了AL31F標誌性的收斂調節片。

似乎是固定的。

另外,噴口內部呈現的顏色也略有不同。

在發現這一點之後,秦成邦整個人都興奮地抖了一下。

原本,他對於那三架殲11是沒什麼興趣的。

引進十一號工程生產線,對蘇27進行國產的事情,在秦成邦的朋友和讀者圈子裡並不是什麼秘密。

雖然重型戰鬥機的綜合效能和改進潛力更強,但不管怎麼說,都還是生產別人的東西。

從新聞角度上,肯定不如殲10的話題度更高。

但是現在,情況好像不太一樣了……

殲11,或者說,至少後面這兩架殲11,似乎並不是對於蘇27SK的簡單復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