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寒愉悅起來,連忙嘗試其他神術,最後得出結論,清霜提供的神力,讓蘇寒所有神術提升效果,提升最大的,就是冰系和契約類神術。
而這也正好對應清霜如今的神職,冰霜和契約。
蘇寒乾脆給自己的神格調整一次,淺信徒,深信徒,狂信徒,每個階段的信徒,其提供的神力全部分開儲存。
接著,蘇寒又將不同層次的神力凝聚出一顆神力結晶,目前一共四種,蘇寒希望能夠找出其中的不同。
如果能將普通神力轉化成清霜一個層次,即便會虧損一半,蘇寒也會願意轉化一些儲存起來。
不過沒有疑問,蘇寒這次依舊沒有成功,他有許多嘗試都是以失敗為結尾,不過沒有關係,蘇寒並不在意,一萬次嘗試,哪怕都失敗,他也不會改。
身為知識之神,如果不再去追求“核心”,只在意結論,那麼是走不遠的。
確定目前無法解析神力,蘇寒又去了希望文明之外,繼續研究劫難,這一次,他第一眼關注的,是杜月這個人。
沒辦法,整個文明哪怕要經常遷移不同的星河星系,也保持在一億人左右,而這麼多人之中,只有杜月一個人是蘇寒的信徒,當然要關注。
就是結果讓他意外,已經祈禱五天共十一次的杜月,已經獲得一次知識賜予,也知道了不同信徒獲得賜予的機率。
他是聰明人,自然的猜測信徒也有等級,那麼該如何提升?
蘇寒也是因此意識到一個問題,他這種隨緣傳教,有一個缺點,那就是信徒沒有渠道瞭解神祇,自然也就難以提升信仰層次。
他之前的信徒都是受到蘇寒的幫助,所以直接就產生狂信徒,而正常情況下,是一個人接觸到神祇的教義,覺得合適,才會付出信仰。
意識到這一點,蘇寒當即就做出改動,教義會在信徒產生想要了解的想法後,慢慢的傳輸給信徒。
蘇寒也不強求,要是覺得合適,那麼一方付出信仰,一方付出知識和庇護,要是不合適,就一拍兩散。
愛情要雙向奔赴,信仰也應當如此才對。
透過神格設定後,蘇寒轉而思考如何增加信徒瞭解神祇的渠道,不能就一個教義,反正他覺得信仰和感情類似。
只有足夠了解之後,才會考慮付出。
目前蘇寒想不出很好的辦法,只能專門分出神格的一部分力量去引導新信徒,反正清霜帶來的反饋,讓他的處理能力大大提升。
老實說,蘇寒覺得信仰神和衍天是絕配,就是有點可惜,衍天不適合傳授出去,幻想之書要完全吸收衍天也很難。
或許未來有一天,幻想之書能解鎖前世幻想中的推演之法,那麼,蘇寒很願意傳播出去。
蘇寒很饞反饋回來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