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的話,第三條馬車“出口”目前而言暫且不考慮,一是就算出口給其餘勢力,按照臨城的計劃,所能收穫的東西除了鹽幣之外,可能就只有碳幣了。
賣自己的東西給別人,賺回來的卻是自己的錢顯然很蠢,就算以以物易物的形式也是虧的,未來可以用碳幣換的東西用統一戰線的貨物換給他們顯然也是愚蠢的。
要是以後弄到空艇技術,讓這些玩家跨地區的進行貿易,交易回來一些這個區域缺少的資源,或許是可行的。
這些空艇本身就有儲物跟居住屬性,如果臨城有一條製造空艇的生產線,空艇製造需要的金屬、木頭,還有空艇內部的裝修需要的各種傢俱、窗簾等等上下游的產業都可以得到發展。
甚至可能要比房地產經濟都好用。
空中航海可比買房子裝修好玩多了。
路上說不定還能遇到空盜,妥妥的海戰玩法,還是空中海戰。
好了,意淫了這麼多,也該思考目前而言該走的路了。
首先,軍工跟基建想要起來,第一步就是需要各種上下游工廠的建設。
目前的問題就是,這些工廠究竟該是公有制還是私有制。
全部公有制不太現實,太理想主義了,沒那麼多人,管不過來,而且全公有制的經濟也缺少活力,容易養米蟲。
但是如果將工廠交給這些玩家的話,憑藉著工業化帶來的收益,生活系玩家今後的發展無疑是肉眼可見的遠超戰鬥系的玩家。
畢竟資本這個雪球一旦滾起來,那可是收不住的。
一個遊戲最重要的是什麼?
平衡!
不患寡而患不均,現實中可以忽略貧富差距,但遊戲中肯定不行。
在這個不安定的世界,戰鬥玩家才是他真正的根基。
這一點,他需要著重考慮。
同時,對於統一戰線來說,如果想要以軍工為經濟主體的話,就需要將其掌控在自己手上。
這樣的話,也方便特斯拉等人對整體軍工科技產業進行更迭。
那就很明顯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將除了一些重要工廠外的部分工廠的管理權交給玩家,為了保證他們的積極性,可以順便分一些股權給他們,同時,要做好監管工作,這一點,用女媧系統就很方便了。
畢竟這是遊戲,既然選擇玩這個遊戲,那就肯定得遵守遊戲公司的規則,就算那些玩家知道女媧在監控著他們也不會有多在意。
不過,目前為止最主要的第一步,就是開放玩家的私有經濟。
可以專門開放出一片區域為工廠區,只能用於建設工廠,但其餘的土地估計不好開放,倒是可以租,方便以後搞基建,等第一階段基礎建設完後再開放土地所有權。
那麼,內部經濟交流就先用擺攤模式?
還是有些不太適合,除了開飯館亦或者加工產業的生活玩家外可以長時間停留一處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