甦奕沒有著急趕路。
一如從前那般,踏上行程時,他更喜歡跋涉在山河之間,漫步於紅塵世俗之地。
觀山、觀水、觀造化自然。
見天、見地、見眾生永珍。
行程即修行。
儒修有“行萬里路”的說法,佛修有丈量乾坤的苦行之旅,道門有“入世歷練”的考驗。
就連魔修一脈,也講究在芸芸眾生相中,勘七情六慾之賊。
這一切,都是為了修行,沉澱心境。
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修行之道,就在這出世和入世之間。
故而,接下來的路上,甦奕興致來了,便御劍而行,憑虛御風,縱覽山川天地之美。
偶爾也會放慢腳步,行走在一座座風情迥異的城池之中。
心有所喜,便逗留數日。
若感厭煩,便一掠千百里之地。
一路上,元恆侍奉其左右,無論在深山老林風餐露宿,亦或者流連於俗世繁華之地,皆亦步亦趨,如若僕從,擔負起諸般瑣屑事宜。
以兩人的修為,沿途雖偶爾也遇到一些紛爭,可根本不必甦奕出面,元恆便能輕易化解。
匆匆已是十餘天時間過去。
主僕二人的身影,早已穿過七八個世俗國度,跨越了不知多少的大山和大河。
這一天。
大梁國境內,一座名叫“浮仙嶺”的山脈遠處,有著一條潺潺流淌的河流。
河流之畔,是一座極偏僻的山野村落。
正值夜色,河水滔滔,遠處浮仙嶺如若龐然大物,被如墨般的夜色籠罩。
“主人,你看遠處,附近的村民正在河畔放河燈。”
元恆指著遠處河流旁邊。
那裡點燃著許許多多燈火,村裡的男女老少,皆匯聚在那,把一盞盞點燃著蠟燭,造型各異的河燈,放進河水中。
一眼望去,燈影幢幢,順流而下,在這夜色中顯得很惹眼。
“這是在祭祀亡魂?”
甦奕問。
元恆道︰“正是,主人,今日是七月十五中元節,也就是世俗中所說的鬼節,傳聞每年今日,陰氣最盛,分散於世間的鬼物,會在今日遊蕩出沒。”
“世俗中人,會在今日放河燈、焚紙錢、祀亡魂,以圖一個平平安安。”
聽完,甦奕恍然,他自然知道中元節。
在世俗人眼中,這是鬼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