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左右糾結的袁紹
冀州,鄴城。
袁紹看著劉備派遣孫乾送來的求救信感嘆道:“劉玄德原本是想要前往彭城阻擊我弟,現在殺了曹操使臣奪取了彭城被正要被曹操攻伐,按理說我不應該去營救。
但信中的內容確實言之有理,而且玄德也說明前往彭城阻擊袁術只是脫離曹操的藉口。”
想了半天袁紹也沒想明白到底去不去支援劉備,於是對下屬吩咐道:“召集文武商議此事。”
在眾人到齊之後,袁紹就將劉備的事情告知了眾人,並詢問道:“我應當如何處理啊?”
聽完袁紹的講解,其手下謀士田豐起身說道:“兵起連年,百姓疲敝,倉廩無積,不可復興大軍。
宜先遣人獻捷天子,若不得通,乃表稱曹操隔我王路,然後提兵屯黎陽;
更於河內增益舟楫,繕置軍器,分遣精兵,屯紮邊鄙。
三年之中,大事可定也。”
袁紹聽完田豐的建議,甚是歡喜,“不錯,不錯。”
“非也,非也。”
此時袁紹的另外一名謀士審配起身搖頭說道:“以明公之神武,撫河朔之強盛,興兵討曹賊,易如反掌,何必遷延日月,徒增變數?”
聽完審配的發言,袁紹也覺得不錯,“審配所言在理。”
看見袁紹改變了立場,原本跟田豐持差不多觀點的沮授起身反對道:“制勝之策,不在強盛。曹操法令既行,士卒精練,比公孫瓚坐受困者不同。今棄獻捷良策,而興無名之兵,竊為明公不取。”
“直接攻打曹操確實不合理。”
袁紹聽完沮授的想法也覺得甚是正確。
聽到袁紹又改變了立場,另外一名謀士郭圖起身勸解道:“非也。兵加曹操,豈曰無名?公正當及時早定大業。願依劉備之言,與其共仗大義,剿滅曹賊。此乃上合天意,下合民情,實為幸甚!”
自己手下的幾大謀士都持有不同的觀點,這讓袁紹十分的為難了。
左看看這邊,右看看那邊,猶豫不決沒有得出有效的結論。
此時袁紹的議事廳中已經亂作一團,大家分為兩派吵得不可開交。
就在眾人爭論不休,袁紹由於不定之時許攸、荀諶走了進來。
袁紹看見兩人連忙對其問道:“如今劉備寫信與我,想請我一起攻伐曹操,我是否應該出兵啊?”
兩人相視一眼一同對袁紹拜道:“明公以眾克寡,以強攻弱,討漢賊以扶王室:起兵是也。”
見兩人都主張起兵,四比二,起兵一方獲勝。
“令審配、逢紀為統軍,田豐、荀諶、許攸為謀士,顏良、文丑為將軍,先起馬軍十萬,步兵十萬,共精兵二十萬,望黎陽進發。”
在確定了計劃之後袁紹立刻修書一封交於孫乾讓其帶回去給劉備,讓其配合自己攻伐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