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我夫子也在《勸學》中言,學不可以已。我年少時學禮於蘭陵,今年已而立,身為石室柱下史,掌管六國圖籍,靠著職務之便,也算博覽群書了。”
御史府藏室四史中,石室柱下史職權最小,因為秦人對六國書籍興趣寥寥,搶來入庫收藏而已,平常根本無人問津。
張蒼作為廷尉李斯的師弟,聞名天下的學者,卻自薦來做了這官,不求名利,實在是出於對知識的熱愛。
就是這樣一位學富五車的學霸,還對黑夫誠摯地說道:
“但我學的越多,越是覺得不足。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故我死時,若真能如黑夫所言,以書為棺,以典為槨,帶著滿車簡牘下黃泉九幽,此生足矣……”
這本是一段勵志感人的勸學之言,不過看著眼前這白白胖胖的傢伙坐在案後,一邊把自己送他的紅糖當零食嚼,一邊說著這話,黑夫就覺得場面嚴肅不起來。
從四年前在魏地陽武縣戶牖鄉聽聞此人之名起,黑夫便想與張蒼交遊很久了,如今終於來到咸陽,去郎中令處報到之後,他便第一時間拜訪了張蒼。
張蒼是個心氣很高的人,在咸陽也很低調,不涉足政爭朝堂,一門心思埋在書堆裡。哪怕黑夫同屬於李斯一黨,還有當過戶牖遊徼,解張氏包庇張耳妻子之禍的交情在,他最初對黑夫這個貿然拜訪的陌生人,依舊十分冷淡。
黑夫用來敲開張蒼防線的東西,竟是他一路帶進咸陽的紅糖……
“張子瓠有三好。”
黑夫的老朋友章邯和張蒼交情匪淺,曾對黑夫說過張蒼的嗜好:“書籍,女色,美食。”
“其嗜書如命,可以一月不出戶。但這一月之內,身邊又不能少了女人。據他所言,一日不御女,則膚欲裂,筋欲抽……”
“此外,他之所以長得如此肥大,還因喜食甜物,蜂蜜、飴餳,甚至是人乳……”
黑夫沒書籍、女子送張蒼,便乾脆贈了他五十斤紅糖當見面禮。
需知這年頭甜是稀罕的味道,沒有那麼多蜂蜜吃,飴餳張蒼早吃膩了,黑夫送他紅糖,正是投其所好,頓時喜出望外,當日就嗑了半斤。隨後每天來御史府上班,都會帶些,休憩時吃的滿手沾黏,仔細地洗乾擦淨,才會去碰他視若珍寶的書籍們。
“明明是個甜黨,卻活在‘鹹’陽,真是苦了他了。”
黑夫有些好笑,他的堂弟彥去了渭北租市肆,開啟紅糖銷路去了,不知千百年後,能不能把咸陽變成“甜陽”。
也正是以此為契機,黑夫才和張蒼攀上了交情,他又剛好住在張蒼隔壁,二人很快就孰識了,張蒼亦發現,這個靠軍功混到咸陽的黔首子弟,雖然故意顯露出一番鄉下人進城的模樣,可談吐卻頗為不凡,不經意間,還偶有驚人之言。
比如他與張蒼提出“算盤”的設想,讓張蒼深以為然。
等張蒼從差點被書活埋壓死的驚嚇裡緩過來,黑夫也跟他聊起了這兩日最熱的話題。
“大王令丞相、御史、廷尉及諸議郎議帝號,子瓠素有博學之名,沒被丞相和御史大夫、廷尉喚去相詢?”
張蒼道:“右丞相與我不熟,至於左丞相,偏好儒家,主要諮詢那些徵辟來的博士儒生。”
秦國丞相分左右,其中右丞相為正,自從昌平君卸任後,就由隗狀擔任,左丞相則是今年才從御史大夫升上去王綰。
這兩人一個是法家出身,一個則是儒家的同情者,都不會來找他這個不儒不法的傢伙。
“廷尉倒是派人來問過我……”
張蒼也不隱瞞,笑道:“但我只是將廷尉需要的典籍送去,廷尉手下自有聰明的幕僚議論。”
他雖然是李斯師弟,但二人的交情,頗有一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感覺。或許是李斯做事十分小心,不願意給秦王一種”結黨“的印象,所以很少找張蒼,又或者是因為另一位同門韓非之死所致?
黑夫來找張蒼,亦是有目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