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東和膠東之間,少海之中,有一條鏈狀的群島,早在數萬年前,這塊狹長的土地便被少海淹沒,變得支離破碎,如今只剩數十座貧瘠荒島,歷經浪濤日夜拍打。
其中最大的島嶼,叫“沙門島”,位於膠東海岸西北數十里外,有淡水也有野獸,甚至能種植少許作物,也有幾處適合停泊的天然良港。
昔日齊國通九夷之貨,從膠東前往遼東、朝鮮的海舟,必泊此避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小漁港,一些躲避賦稅的百姓在此居住,人數不過百餘。
可當齊國滅亡時,卻有兩三千人逃到了島上……
他們都是不願意屈身事秦的齊國兵吏,齊王建投降秦國,不想做亡國奴的人,便追隨寧死不降的雍門司馬,跑到海邊,奪了舟師大船,揚帆北航至沙門島暫避,以圖日後能反攻大陸。
但那時候眾人沒想到,他們在這片海島上一呆,就是六七年。而且四處聞訊趕來投奔的人來越來越多,如今五個主要島嶼上,人數已經直逼四千!船隻多達百數,這批人,被朝廷稱之為“盜寇”,他們並非殺人不眨眼的江洋大盜,他們只是失敗者。
這一天凌晨,秦始皇口諭傳來後,島上由石頭壘成,簡陋至極的”司馬府“中,卻響起了劇烈的爭吵!
田橫穿著一身勁裝,腰上掛著把無鞘的劍,雙眉斜插鬢角,鬍鬚也誇張上翹,優雅中帶著點傲然,他上前一步,抱拳道:
“司馬,眼下是極佳的機遇,為何不按與我家兄長商量好的計劃,立刻發兵南進,以吾等四千之眾,一旦登岸,齊地百姓必簞食壺漿以迎,大事可成矣!”
雍門司馬早已不復當年,那個向齊王建提議,抵抗到底的鷹派將軍,似乎已經老了。膏油燈映照下,星星點點的白髮已從他頭上冒出來,雖然他一如既往的強壯,擁有公牛般寬闊的胸膛和年輕人的平肚子,只是面容上,卻多了幾分躊躇。
他嘆氣道:“我聽聞,秦始皇帝未死,還向天下發出口諭,以威懾豪傑,豈能貿然舉事?”
田橫眉毛一揚道:“所謂的秦始皇口諭,是假的,他已經遇刺身死,秦人為了穩定人心,秘不發喪而已。”
“真假未知,還是再等等為妥。”
雍門司馬的確沒有當年的銳氣了,那時候他盡的是為臣的責任,可現如今,四五千人的性命都捏在他手裡,這是復齊的最後希望,若是在一個不恰當的時機舉事,招致秦朝瘋狂鎮壓,那復齊,就徹底成了泡影。
故而,他婉拒了田橫、田都二人的請戰,並決定,待會就讓外面等待號令,準備出海去齊地的海寇群盜們解散,氣得二田出來之後抱怨道:
“司馬老矣,且非諸田,不知吾等之危!”
容不得他們不著急,田都與秦吏有血海深仇,無時無刻不渴望回去復仇。田橫則是看到,膠東諸田被一掃而空後,或許很快,就輪到臨淄諸田了,到那時候,非但是國亡,家也破了,失去了諸田響應,再談什麼復齊,無異議痴人說夢。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田橫一咬牙道:“狄縣那邊已準備妥當,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既然雍門司馬老邁膽怯,那吾等便幫他做決定!”
……
海風吹散薄霧,朝陽的曙光照亮雲層,天空變為魚肚白的紅暈,黑暗的大海化作苔蘚的灰綠。
寄居蟹從沙裡探出腦袋,朝大海爬去,海鷗鳴叫掠過群島,沙門島群盜也盡皆甦醒過來,掀開已經不再幹燥的稻草毯子,走出棚屋,敲打著痠痛的身體。
他們或衣衫襤褸,或穿著魚皮鹿皮服。手持竹矛、魚叉,揹著短弓,這便被朝廷稱之為“盜”的一群人,過去也是體面的貴族、輕俠、士人,如今卻落魄成了這般模樣,恍如野人。
沒辦法啊,沙門島雖然可以住人,但條件實在是艱苦,地形崎嶇,岸邊大部分地域,皆是尖石絕壁,暗苔攀附,沾滿鳥糞。每年夏秋,更是狂風驟狼,入冬後,不止風大,還溼冷得緊。過去,只有實在活不下去的漁民、逃犯才會來這討生活。
原本只能養活數百人的島嶼,如今擠了幾千,自然更加窘迫。
此時,眾人紛紛燃起枯黃的樹木蘆葦,做簡陋的朝食,沒糧食的只能嚥著口水乾看,不時發生因搶奪食物而引發的騷亂。
每個人都在與飢腸轆轆做鬥爭,但卻無人離開,他們今日聚集於此,只為等首領們決定一件事。
但雍門司馬卻遲遲沒露面,就在眾人詫異之際,反倒是島上的二號人物田橫,以及新加入盜寇的田都踏著晨光,來到眾人面前。
田橫先站了出來,他為人任俠,很得群盜擁護,此刻朝眾人一作揖,開門見山地說道:
“不瞞二三子,島上的眾人,快活不下去了!”
此言一出,眾人都是一愣。
沒錯,這島嶼上既無舒適生活,也無前途可言。在這裡,不管是做和大海搏鬥的漁夫,還是當想從貧瘠土地裡挖出一點作物的農人,都收穫甚微。
而且每年一入冬,窩棚抵禦不了海風,夜夜受凍,島上卻無桑麻之利。
想要擁有糧食衣帛,就得依靠齊國本土諸田的資助,間或出海劫掠秦官府的鹽場亭舍。好在那幾年裡,夜邑田,狄縣田,即墨田,都暗中派人送來糧食衣服,所以日子還湊合。
可自從去年開始,想在齊地獲得補給已經越來越難了,群盜最大的金主,夜邑田氏覆滅,家主田洸被黑夫所騙,緝拿斬殺,其子田都帶著百來人逃到了島上。
秋冬時,秦始皇進入膠東巡視,大軍雲集,還從會稽調集了船隊到膠東駐紮,群盜們更不敢去冒險。
眼下秦始皇雖然走了,大陸上還有傳言說他已遇刺身亡,但膠東的海防,卻比先前還嚴了幾分。入春以來,群盜也試圖去膠東鹽場滋擾,卻先被曹參迎頭痛擊,又遭到任囂樓船襲擊,損失慘重,只能丟下數十百具屍體退回來。
如此一來一回,群島上的餘糧日漸減少,雖然雍門司馬承諾,滄海君會派船運來些糧食,但遠水不解近渴,四千張嘴,根本填不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