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制,郡出鐵多者置鐵官,主鼓鑄,其郡不出鐵者,置小鐵官。
北地郡原本只有小鐵官,沒有官府開採的鐵礦,但隨著泥陽縣弋居鐵礦的發現,黑夫提議在這裡設定鐵官,採鐵冶煉,就近鑄造兵刃。
這一建議得到了丞相府、少府的准許,遂派少府小吏章平帶著數百工匠,上千刑徒來協助黑夫。
秦始皇二十八年午月下旬(農曆五月),章平抵達義渠縣,與黑夫相見。
章平是章邯之弟,與黑夫同齡,月份甚至還比他大些,但在咸陽時,章邯讓章平兄事黑夫,還數次帶他去黑夫府上赴宴,二人也算熟識。
一通寒暄後,章平便告訴黑夫兩個大訊息。
其一,是位於關中的宮闕暫時停建,章邯奉命前往上郡,督造新上馬的大工程:直道!
這是發生在半年前的事,黑夫已然知曉,章平告訴他的是,直道的第一期工程,已順利完工。
章平道:“從咸陽到膚施,本就有路,但從膚施到雲中,過去分屬秦趙兩國,道路不通,十多年前,雲中歸屬於秦後,也直通了小路,兩地車馬往來十分不便,故陛下讓家兄去膚施,戍卒、刑徒十萬,利用秦昭王時長城下兵道,拓寬路基,塹山堙谷,向北修路。”
“陛下和少府催得緊,家兄只能令人日夜督造,半年完工,從膚施至北河,七八百里,足足累死了兩千刑徒……”
這只是直道龐大工程的開始,章邯修好的路,也只是能容兩馬並行的窄道,遠達不到秦始皇期望的標準,恐怕還要花費更大的人力物力,繼續拓寬,讓它從縣級路變成“高速公路”,以便未來迅速調兵遣將。
黑夫明白秦始皇這麼做的用意:“不管怎麼說,上郡、雲中都是對匈奴用兵的主戰場,而我主軍的北地、李信所在的隴西都只是側翼……”
可以這麼說,直道全程通車之日,便是秦朝對匈奴動武之時!
四個郡,四位守、尉總的來說是合作關係,但暗地裡,也有競爭,誰不想在這場戰爭裡,在皇帝面前,顯示自己的能力?
所以黑夫在敦促北地備戰的同時,也在關注其他三郡的動向。
章平又告訴了黑夫第二個大訊息:
“陛下今年取消東巡,改為北巡,我來北地郡時,御駕已東出灞橋,打算從蒲坂渡河,去往河東、太原!”
……
章平滔滔不絕地說起開春時,咸陽朝堂為皇帝下一次出巡去往何處的亂戰,黑夫也曉有興致地聽著,看來他不在咸陽時,錯過了不少好戲啊,雖然內史騰也曾來信提及,但畢竟沒有章平講述的詳細。
章平道:“博士周青臣進言說,他時秦地不過千里,賴陛下神靈明聖,平定海內。以諸侯為郡縣,人人自安樂,無戰爭之患,傳之萬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自古受命帝王,曷嘗不封禪?陛下當向東巡狩郡縣,封泰山、禪梁父……”
儒生的心思,黑夫豈能不知?封禪這種事,一般認為源於舜、禹,也有說源於伏羲的,但在舜、禹之後,再沒人封禪過,齊桓公曾生出過這樣的念頭,但被管仲勸阻了。
最熱衷於封禪的莫過於儒家,因為他們是搞禮儀出身的,這些上古禮樂最是精通,而且泰山、梁父都在關東魯地,是儒家的大本營。
他勸秦始皇封禪,這相當於是變相兜售儒家“帝王受命封禪”的理論,只要皇帝接受,儒家便在“祀”這國之大事裡,站住了腳。
博士儒生們都支援封禪,尤其是黑夫認識的“待詔博士”叔孫通最為積極。
若是過去的秦始皇,自以為德超三皇,功蓋五帝,一定會去做這件極大滿足他虛榮心的事,但令儒生博士沒料到的是,秦始皇卻拒絕了這個提議……
“朕雖一海內,卻仍未放逐蠻夷,攘地至荒服,此時封禪?為時尚早。”
“待日月所照,皆為大秦之土,蠻夷戎狄莫不賓服時,朕再封禪不遲!”
於是封禪之事,只能作罷。
“接下來是燕、齊方士,亦力勸陛下東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