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大亂,國決52號選手被抬了出去。
“這位同學沒事吧?”沈奇站在教室門口,十分關切的詢問。
“沈奇,我命令你立即離開考場!能走多遠走多遠,否則國決成績無效!”劉幹事也是急了,他自己也很自責,沒事我跟沈奇這小子嘮什麼嘮,把其他選手都嘮暈了。
“怪我咯。”沈奇攤手道,遂離開考場,非常的無辜。
國決考卷的難度比國預高出一條街,其中最難的是第二題。
目前為止全場只有沈奇一人求解出第二題的虛橢圓,這題實在太難,甚至難暈了一位選手。
沈奇走出二教,外面的空氣真清新呀,今兒首都豔陽高照,很難得沒有霧霾。
四處瞅瞅,嘿,國決上半場貌似是我第一個交卷,鄂北隊那群會下盲棋的人一個都沒出來,浙東隊有個哥們還暈了過去,好可憐的樣子。
沈奇給他們隊的領隊田老師發了條簡訊:“搞掂,吃飯去。”
田老師秒回:“你自己解決午餐,你的隊友還在奮戰。”
沈奇:“好無聊啊。”
田老師:“出校門左轉,包子鋪。”
沈奇:“田老師我想喝狀元及第粥,但首都我不熟啊,哪有賣?”
田老師不再回簡訊。
“好無聊啊!”沈奇在校內食堂吃個了便飯,然後回宿舍看書睡覺。
數學指標已被沈奇升到5級,沈奇在數學上的推導力、洞察力、判斷力進一步加強。
並不是說光砸學科級別就不用讀書學習了,系統負責提升沈奇的思維能力,而日常的知識儲備靠沈奇自己積累,多多益善。
這幾個月沈奇將數學系本科階段的書籍都看了一遍,至少一遍,有的分支他看了好幾遍。
在數學這個巨人面前,沈奇現在只是個嬰兒,有不少數學分支他涉足的很淺或不曾涉足。
“書讀的越多,發現自己越無知。”沈奇翻看一本《數學學報》,這書就是中國數學會出版的,是沈奇的訂閱刊物之一。
這期的《數學學報》上有篇論文寫的很不錯,清華一位數學博士寫的,他對泛函分析提出了新見解,並運用於多維空間上的量子研究。
讀到量子力學這裡,沈奇看不懂了,雖然描述量子力學的載體是數學,但你至少得弄明白量子力學是幹嘛用的,研究什麼的。
和數學交叉最頻繁的學科應該就是物理學了,你很難講清楚《數學物理》這個分支屬於數學還是屬於物理學,雖然它被編排在數學系的課程中。
《數學物理》是沈奇的弱項,他當然也是有弱項的,即便是在數學領域。
“老哥,你還無知?你要無知,那咱們都是智障。”宿舍裡進來一人,是齊劍鴻。
沈奇合上《數學學報》,問到:“劍鴻啊,回來了,考的如何?”
“第一題太特麼刁了,我不會下圍棋,連規則都不懂,空著沒寫。第二題的解析幾何看似平常,細細一品,那是極其恐怖啊,我空著沒寫。第三題的平面幾何,我用窮竭法求了個直徑,2分之根號3,也不知蒙對沒有?”三道題目,齊劍鴻就做了一題,但他並不顯的沮喪,他已經盡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