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老師注意到了沈奇:“看來沈奇同學已有結果?”
啪。
沈奇打了個響指:“有了。”
啪啪。
穆老師左手右手連打響指:“那請沈奇同學展示一下你的結果。”
將黑板上剛才的潛水艇題擦乾淨,穆老師有請沈奇上臺作答。
沈奇上臺,拿根粉筆在黑板上寫了起來。
這題的第一步首先要得到鐳射的頻率,根據經典的多普勒效應可得:
ω(1+vx/c)
其實多普勒本人也不可能意識到,他當年靈光乍現提出的理論效應,在一兩百年之後被廣泛運用於全世界各個國家、諸多領域。
如今醫院裡的彩超就是基於多普勒效應,多普勒效應在軍事上同樣運用廣泛,以及原子微觀層面。
沈奇命多普勒為先鋒官開啟一個出口,結合題目設定,多普勒先鋒官殺入敵營先搞一波突襲。
如果電子以正速率v朝我們轟來,可以得到一個朝後的運動,整個圖形的橫向尺寸將按cv與c的比例縮小。
沈奇取二次導數後可以算出一個電場,當高能電子透過時它們沿前進方向發出輻射,這就是軔致輻射,多普勒先鋒官的一波輸出到此為止,他完成了沈奇下達的任務。
接下來輪到德布羅意大將軍出馬。
德布羅意波實際上已經涉及到了初步的量子力學,高中物理課本上並非泛泛而談,課本上寫的是精髓,只不過結論性的描述多,具體解釋較少。
沈奇令德布羅意大將軍馬踏連營,他在黑板上給出原子吸收一個光子的動量為:
ћω0/c
假設溫度為T時,對應的德布羅意波長為:
&nkT
波數是相位對距離的變化率,頻率是相位對時間的變化率,ω和k在一個空間方向上與時間和空間相仿。
朱棣文先生利用三維鐳射束形成磁光阱將原子囚禁在一個小區域空間中加以冷卻,穆老師剛才播放的3D動畫簡單模擬了這個實驗過程,光在三維空間中的傳播和原子發生作用,吸收光子後的原子數,及原子每一次吸收和輻射產生的動量浮出水面……沈奇寫滿了左邊的黑板,求解過程接近完成一半。
穆老師不露聲色的保持觀望狀態,臺下的林星宇面前擺著沈奇剛才打的草稿。
林星宇低頭看看沈奇的草稿,抬頭瞅瞅黑板上的求解過程,這不對呀,沈奇打的草稿和他在黑板上寫的不一樣啊。
林星宇看黑板上的內容,基本上能看懂一大半,再看沈奇的草稿紙,根本看不明白。
因為沈奇在草稿紙上寫的都是相對獨立的核心步驟,思維跳躍性太強,除了他自己沒幾個人能讀懂他想表達什麼意思。
沈奇以核心步驟為綱領,在黑板上展開詳細的求解,快了,答案馬上就要出來了。